這個機械等於5頭牛!地多牛少,大部分時候都是靠人力,這個機械不用吃不用喝,壞了換零件就可以。

這,這簡直就是神兵利器!他要寫奏摺上報朝廷!菊花三弄公子又添偉跡!

祝婉對這個世界隨便抄襲他人研發成果很無語,但是她無力改變,只能盡她能力多幫助窮苦的人。

難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中了科舉就能當官,當官就是人上人。其他換你寫書還是畫圖紙,手工藝還是商販,統統都是人下人。

讀書一讀十幾年,真的那麼多熟讀嗎?並不是學的都是考試的技巧,怎麼去破題答題。甚至能寫一手好字就是好學生,造就了大量華而不實的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並沒有考中科舉,也沒有一官半職,遊走在民間,手不能提,肩不能挑,什麼事都不會做,還眼高於頂。

明年又要科舉,這一次,祝家小弟,顧二和劉家4小混蛋都要參加。參加科舉的人很多,而考中的人很少。

全國每三年才出一個狀元,平均每年只有100個進士。大魏國4億人口,這難道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每個進士的背景如果攤出來看,他家一定有前輩是進士。中了進士國家就會分配官職,就可以等候在分配名單上,隨時補缺,這時候就是拼背景,看是哪個老師哪個家族,前朝對應哪位大佬,後宮對應哪位嬪妃,甚至哪個皇子。真以為皇帝吃飽了沒得事幹,娶那麼多醜八怪宮裡養著,還要跟她們生兒子,每宮之主都是不同勢力選出來的女人。

泥腿子出生的,能中個秀才就是天上掉餡餅。秀才見官不跪,免除各種稅賦和徭役。說明了秀才是非常稀少的。

讀書人不等於是秀才,秀才不等於是舉人,舉人不等於有官職。

如果讀書僅僅為了中舉,就失去了讀書的初衷。讀書是為了學習,學習是為了充實自己,造就他人。

4億人口的大國居然沒有一所公立的學校,一所公立的醫院。還談什麼智慧財產權,所有的好東西都必須獻給皇上,主動獻還能嘮個表揚賞一盒點心,如果是被動的,被搶還有可能性命不保。

就是為什麼陳飛蓬的爺爺陳大老爺,對於有菊花三弄公子的存在信的那麼篤定。這個世界上必定有很多世外高人在隱藏自己。

他們無意參與也無意改變,高冷的活著,偶爾施捨民眾一點東西。

如果不是有菊花三弄公子,陳飛蓬憑什麼有六品官職,她自己又憑什麼得五品誥命。考中進士,補缺也可能去偏遠地區當個七品芝麻官。

工部幾個勤勤懇懇,廢寢忘食的同僚,激動的熱淚盈眶。祝婉扶額,鼓勵他們這一個月吃住都在衙門,鬍子亂七八糟,頭髮油膩膩。

與他們相比,她自己只是畫了一幅圖出來,又好意思說什麼功勞呢?

有1就有2,很快就做了5個機械出來。等於25頭牛,牛需要休息,機械不用休息,只要換人踩就行了。

郡守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他要開墾荒地,為湖州百姓謀福祉!

如果郡守不盡職盡責,就不會發現土地兼併,更不會沒事幹找一個品級比他高的人談話。

郡守是個責任感很強的父母官。祝婉覺得只要不徇私枉法,能夠把本質工作做好就是個好官,不能要求官像父母,強人所難,父母才能管幾個孩子。

上輩子19個,極限了,這還是有個超人爸爸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