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顧家一起去京城的張公子,為了救闖禍的顧晴晴,花光了他所有積蓄,陳少爺死後他把成衣鋪送給顧晴晴,便遠走他鄉。

祝婉收回思緒,接了名帖,謝過陳少爺,便和張公子,帶著祝家老小啟程去了京城。

因為是奉旨進京,一路都有衙門的人照應,吃住的是官方驛站。

劇情裡,原主在4年之後和顧家一起奉旨進京,在路上因為顛簸而滑胎,一直趕路沒有休息,到京城的時候原主昏昏沉沉在驛站修養,至於顧晴晴怎麼闖禍的,原主資料裡並沒有具體資料。

只聽顧母說是別的貴女合起來欺負她家女兒。

這一次祝家進京,大嫂菊花在出發後感覺不舒服,在驛館看大夫才知道懷孕了。

原主在劇情裡也差不多是這樣,看了大夫喝了一副藥,第2天肚子就疼的不行,血越流越多。之後的幾年裡,陸續又滑胎4次。

如果驛站開的藥方沒問題,那藥肯定是被人動過手腳,那個人一定是顧晴晴。

真是心狠手辣的女人。

得知喜訊的祝母想帶媳婦回家,一路奔波太辛勞,去京城,哪有她寶貝孫兒重要。

正常的婆婆這個時候都會選擇陪媳婦回家。而不是自己非要去面聖。

顧家的婆婆不看重大兒子,更瞧不起祝婉,當祝婉沒有了利用價值之後,恨不得有多遠踢多遠。

而祝母對一個買進來沒嫁妝的望門寡都能和善對待,人和人真是不一樣。

祝大哥當晚在驛站就決定陪妻子回去,他現在有妻有子,去什麼京城,沒意思。

而劇情裡的顧大郎呢?他媽的意見永遠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他妹妹。老婆什麼的,死了就換一個。等他愛上了妹妹後,妹妹在他心中就是第1位。

回顧劇情又把祝婉噁心的掉了一地雞皮疙瘩,噁心的人和事不能想,簡直是催吐。

她跟家人說,爹孃和大哥大嫂小弟都回去吧。二哥和張少爺陪她去京城就行。沒想到其他人正有此意。

第二天,她特地把所有軟和的被子都給她嫂子墊上了。才依依不捨目送送他們回家。

他們三個年輕人決定不坐馬車,自己騎馬。馬車只是在後面拉行李,他們在前面一路騎馬一路玩,花了七天才到京城。

在驛站安頓好了之後,張公子直接回了本家,他說自己先去考察商機。

原劇情裡,顧家一大家子直接住在了張家在京城的別院,只留原主一個人在驛站等候傳旨。

顧家所有人直接去了張家,害的陳少爺白白提前趕回京打點一切,之後顧晴晴身陷圇圄,陳少爺才會不管不顧去撈人表明心跡,最後賠了自己的命。

現在,張公子倒沒邀請他們兄妹去張家住,祝婉不覺是因為待他們不親厚,而是他們之間都懂得保持應有的距離。

顧晴晴從來不跟男人保持距離,讓陳少爺和張公子都自以為和她是那種關係。為她傾盡所有,為她喪失性命,最後她還不認賬,只說是普通朋友。

普通朋友能讓一大家子住異性家嗎?陳家和張家都以為是準媳婦的孃家上門,熱情招待。

幾個月相處,祝婉覺得張公子和陳少爺,都不是自作多情的人,顧晴晴必定精通於玩曖昧,不斷明示和暗示。

在驛站登記好他們的資料,還有皇帝宣召的聖旨,之後就是等著皇帝的召見。一般都會留一個人等信,其他出去逛京城。

劇情裡,原主被留下,其他人都走了。顧晴晴某天跑出去玩和幾個貴女起了衝突。她剛開始以為沒什麼,打一架就完了。

隔了一段時間,衣服鋪子準備開張的時候,京城大紈絝和小霸王,開始針對顧晴晴。

自從陳少爺枉死,張公子離開。更高階別的炮灰便神奇的愛上顧晴晴,兩個人爭風吃醋,鬧得整個京城都知道他們為了爭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