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婉並不想太苛責四小混蛋這個年紀的人,但他們四個算了吧,今生別惹她。

這個年紀就像個炮仗,一點就著,在他們的善惡是非觀裡面,認定了原主是個壞大嫂的事實,還覺得罵原主就是替天行道。

在顧晴晴有心栽贓,刻意引導下,很多人都被她騙了。連十幾歲的孩子都不放過,這個女人為了達到報復的目的,設計陷害無中生有的事做的還少。

這四混蛋,大概在14歲到15歲,過了童生,準備三年後考秀才,顧家老二今年沒考過,復讀三年準備再考。

劇情裡,當弟弟闖到嫂子洗澡房,全部人都罵嫂子,完全不可理喻,不分青紅皂白。

所有人在這之前,都認定了嫂子是個**,出事了就把嫂子罵一頓。原主竟然從不知道自己的豔名遠播。

不止淫蕩,簡直前無古人的八出,比七出多個跋扈,在系統查詢跋扈,意思為“專橫暴戾,欺上壓下”,祝婉感覺這是顧晴晴在說她自己。

原主脾氣的確不好,任誰在顧家搓磨了那麼多年,天不亮就要起來做一家人的早餐,沒玩沒了的幹活伺候一家人,誰的脾氣能好。全家常年睡的最晚就是原主,起的最早的也是原主。

顧母非常刻薄,分飯的時候按大女兒的量給原主,還說自己一碗水端平,當她是女兒疼愛。

她大女兒不幹活比原主小1歲,和原主幹最多活還要伺候丈夫的吃一樣,這叫公平?

原主肚子還吃不飽,出勞力的時候跟男人一樣下地,分食物的時候跟女人一樣喝粥,脾氣好才有鬼!

原主二哥徭役成了殘廢,顧大郎卻用原主的嫁妝錢免了徭役,在這件事上原主不甘心碎碎唸了很多年。

讓人幹最累的活,花人孃家的錢,還不讓人發牢騷。上輩子有皇位的百里家也不敢這樣對媳婦。

劉家四混蛋和他二哥小弟越來越熟,還把他們以前考童生的資料都拿出來,便宜賣給了小弟。

年輕人的友情,她不鼓勵也不破壞。

她在家等藥鋪的陳少爺的回覆。上次賣人參的時候,她順手寫了幾個藥方,都是秋冬常見疾病的調理方。

已經過去一個月,祝婉等陳少爺給她的回覆。藥方的實踐反饋沒有那麼快,但是一個月也該有苗頭。

她最近去了一趟悅來居,聽說幾道菜的生意都很好,叫花雞特別適合打包外賣,每天做200只都不夠賣。松子桂魚每桌必點,來晚了就沒貨。

鎮上的富裕人家經常會與朋友出來小酌。不管哪個朝代,哪個地區,都有富裕人群和貧困人口。

賺富裕人群的錢,服務勞苦大眾,合格的慈善家都這麼做。如果不需要做事,她更情願在家當一條鹹魚。

顧晴晴會武功,她的第3桶金就是在衙門賺的。抓了一個江洋大盜,得了500兩銀子的賞。

再把所有的錢都拿去投資做生意,就是悅來居的少東家,張公子帶她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