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 總裁的出軌前妻19(第1/2頁)
章節報錯
好不差錢的姜氏夫婦很快在全國省會城市,同時建設了婦幼護理專科學校,只招女性。
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批了地皮給他們蓋學校蓋醫院,大開方便之門。
在校期間免學費,包吃住,3個月後參加統一考核,合格者才能正式選專業進入系統學習,邊學習臨床實習,沒有寒暑假,學滿12個月,各科考核合格者准予畢業。
第3個月考試不合格者,有3次機會參加後期學妹的考核。幾次都不合格的,可以選擇做打雜跑腿清潔的基本工作。
學校的原則是因材施教,只要不是品格特別惡劣的都能留下。成績異常優異者,將來能成為婦科聖手的種子選手,姜曉芸不惜代價也要培養。
姜曉芸才不管有多少人嘲笑,什麼隨到隨學,每週開班,她就是要這樣!需要照顧的媽媽太多,醫院護士人手遠遠不夠。
護理學理論知識並不多,就是靠實踐,每個產婦的情況都不一樣,經驗靠不斷積累。
姜曉芸萬萬沒想到,最支援她的竟然是大伯。大伯說日本產科護理已經缺人缺到議員政客們都看不下去了。
藤原家也在做這方面明年的投入預算,沒想到姜曉芸已經光速投產了。
速度!決勝的關鍵,看來他要帶下屬們去一趟魔都,感受一下速度。
開始很多女孩子是衝著包吃包住包就業進學校的,都是沒學歷的年輕女孩子。
這是放在她們眼前的一條生路。16歲的女孩要麼就是去沿海工廠打工,要麼就是嫁人為家裡換彩禮。
這個學校,除了各種包,還是政府扶持的專案,應該是真的,不管怎麼說試試唄。
是不是那塊料一試就知道,有些人三個月一到,透過考試就能分班,有些人三個月考試考不過等下一批一起考。
哪怕開始是為了混飯吃的,都被激起了鬥志,早分班早就業,早拿工資早享福。
再說,學這些專業技能非常好,以後自己生孩子,家人,小姐妹,都能用得上。
更何況這是一份永遠都不會失業的工作,不像去工廠做打工妹,手停口停。
就算工廠能賺再多的工資,也沒有一技之長,在流水線上做重複的工作而已。
農村來的女孩子,知道這個職業鄉下叫接生婆,以前都是一代傳一代,婆婆只傳媳婦,不外傳的秘訣,誰家有個當接生婆的媽媽,一定能討到媳婦,家裡也不愁吃喝。
學校旁邊就是新建的附屬醫院,免費接收各種產婦甚至包坐月子。就是為了給她們多看多學習,學校招聘了很多女醫生講課,現場指導教學。
她們的院長聽說是從魔都來的年輕女人,她老公讓她當了全球首富,所以貼了很多錢來做這一項為了全國女性謀福利的好事。
每個省會都有一所學校附屬一個醫院。每個月僅僅是教工,學生,病人的花費都是天文數字。
更不談要起這麼大的學校和醫院要花多少錢?醫院的裝置都是頂級的。
對於花錢辦學辦醫院,姜曉芸沒有感覺,反正她老公已經讓她當成了首富。什麼都是寫在她名下,只怕她老公房間的那些粉絲都是瞎的,難道他們不知道真正的首富是她自己嗎?
女兒丫丫1歲的時候,第1批畢業生已經正式上崗。因為大伯的強烈要求,這一批有一半去了日本。
大伯要參選議員,靜美說他想改變本島的腐敗官僚狀態,不論是大伯個人還是家族力量都太小,大伯卻說不能因為力量小而選擇不去做。
大伯今年55歲,說以後的日子,他就是個戰士,為公義與和平而奮鬥,這是他認為的最好贖罪方式。
看在大伯一個人扛起了所有附屬醫院的醫療器械,第一屆優異畢業生就給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