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靜靜的看著姜祁,嘴角勾起一抹帶著些微嘲弄的微笑。

“在姜仙君的心裡,貧僧再次倒換門庭似乎才更符合仙君的預想?”

姜祁聞言,並沒有否認,只是歪頭微笑道:“畢竟,按照我們司法殿的話來說。”

“您是有案底的。”

觀世音沒有再說話,只是閉上了眼睛。

姜祁也不在意,緩步上前,湊近了一些,端詳道:“您的氣機還真是奇妙,以我闡教真法為根基蓮臺,卻承載佛門舍利子。”

“兩教合流,倒也貼切。”

“不過……”

姜祁眨眨眼,微笑道:“這樣的法,真的能夠讓您走到大羅之上的境界嗎?”

“呵。”

觀世音只是冷笑,依舊閉目,彷彿不屑去看姜祁一眼。

姜祁自顧自的說道:“雖說萬法殊途同歸,而道佛雙修,也確實有奇效,讓您有了在大羅之中堪稱驚豔的偉力。”

“但如果道佛同修沒有任何弊病,反而能夠讓修者更強。那麼以聖人胸襟,即便是西方的兩位,也不會介意將佛門真法與道門真法交流。”

“其中原因,您應該最明白才是。”

是啊,既然兩教同修的觀世音等三大士,擁有在大羅境界內極為驚豔,甚至於首屈一指的戰鬥力。

那麼,為什麼不推廣呢?

門戶之見,道佛之別,在聖人的眼裡本不該那麼重要才是。

可現實就是,三大士被打為叛教之輩,西方二聖也完全沒有讓門人道佛同修的意思。

要知道,如今佛門的世尊,曾經可也是道門之人。

對於佛門來說,想要道門真法,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才對。

很簡單,關鍵就在於大羅之上的境界。

萬千大道殊途同歸,但也不是早早就能合流。

提前合流,只會徒增障礙。

“明白又如何?”

觀世音終於開口了,她睜開眼睛看向姜祁,緩緩說道:“我佛如來,早已成就大羅之上。”

這是觀世音在用活生生的例子向姜祁表明,道佛同修,並非不能達到大羅之上。

“是嗎?”

姜祁反問了兩個字。

迎來的,卻是觀世音的沉默。

姜祁也不管她,依舊自顧自的說道:“如來如何成就的大羅之上,您應當比我要清楚。”

說著,姜祁抬起雙手,然後緩緩合攏。

“早在入佛之前,曾經的多寶,就已經踏足大羅之上。”

“也只有到了那個境界,才有資格去談兩教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