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原楞了一下,皺眉想了會後問道,“‘辛苦了’是什麼新的謎底嗎?”

“欸...?”

看白石原一臉思索的表情,優菜放在身前的左手不知所措地捏起右手的指尖。

最後低頭說道,“不,沒什麼,只是我認錯了...”

白石原張口欲言。

優菜抬起頭說,“早飯已經熱好在鍋裡了,原君快去吃吧。”

“嗯...”看了眼優菜,白石原點頭回過身向裡走去。

吃完早飯,跑完久違的晨跑,回來時遙和小淺川都已經起來了。

等她們吃完飯,白石原就開始了今天的課程。

“上次給你提到了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還能複述出來嗎?”

白石原有意地引導問道。

“條件反射的定義是......”

“最出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巴甫洛夫做的條件反射實驗。”

“每次給狗餵食時,狗分泌的唾液量就會增加。若只在狗面前搖鈴,狗分泌的唾液量不會有什麼變化。”

“但若是搖鈴後再餵食,並且一直保持這樣,長久下來,每次搖鈴後,就算不餵食,狗分泌的唾液量也會增加。“

“差不多在腦中形成了一種習慣,知道搖鈴後就會有食物,所以有意識地分泌唾液了。”

“這個過程是有大腦參與的。”

白石原點點頭,示意遙繼續說下去。

“非條件反射,則是沒有大腦參與的固定神經聯絡。”

“比如在膝蓋上敲一錘子,腿就會下意識抬起來。”

“膝蓋上的感受器受到了刺激,刺激訊號透過傳入神經傳到位於脊髓的神經中樞,再傳到傳出神經,最終作用於效應器,讓腿抬了起來。”

“因為訊號沒有傳到大腦,讓大腦受到反饋再發出指令控制腿抬起來,所以說沒有大腦參與。”

白石原再度稱讚道,“不錯,理解的還算可以。”

“這就是人體的神經調節。”

“神經調節簡單說就是人體受到某種刺激,將這種刺激轉化為電訊號,這種訊號透過神經系統傳遞下去,最終做出相應的反應。”

“比如一把刀砍來,眼睛將這一訊息傳給大腦,大腦受到刺激,開始傳遞某種訊號,也就是生物電訊號。”

“這種生物電訊號可能會傳到手臂的神經上,然後控制手臂肌肉收縮,讓手抬起擋在面前,也可能傳到腿上,讓腿踢向敵人。”

“能明白嗎?”

遙點點頭,白石原講得很通俗,很容易理解。

“因為神經調節過程是分步的,所以,這裡面是有操作空間的。”

“比如明明是大腦發往手臂的訊號,卻被突然干擾,發向腿部的神經。”

“腿部的神經元收到訊號,做出反應,讓腿部的肌肉收縮,從而使腿翹起。”

說到這,白石原眯起眼睛。

那種曰本海溝深海物種身上發現的新激素。

它影響作用最強烈時,甚至可以干擾大腦控制人體的這個過程。

自己吃的那顆糖,大概就是基於這個原理。

只不過還多了一些東西,並不只是這個效果。

不然英木真衣說的,為什麼自己就能準確做出對應的反應?

其實白石原也做了一些假設。

大概就是干擾了大腦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