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傢伙,還真是亂來......”

看完英木教授的這篇論文,白石原對英木真衣的好感徹底到了負值。

這種對神經有影響作用的激素是從五年前在日本海溝發現的新型物種身上提取出來的。

其作用是影響人體神經傳導的過程,影響作用最強烈時,甚至可以干擾大腦控制人體的這個過程。

雖然和英木真衣給的糖的效果差距甚遠。

不過基本可以確定,糖是該激素的產物。

論文中寫到,由於這種激素在新物種體內的含量太少,提取效率很低,不具備大規模投入使用的條件。

現行階段也無法做出任何產品。

對此白石原則是呵呵一笑。

英木教授絕對有所保留了。

那個看起來無比和藹的老頭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哪怕那種糖的產量很低,如果作用於科研外的其他領域,其帶來的風波絕不會比拿一個諾貝爾獎小。

就不知道他們到底進展至哪一步了。

雖然論文是幾個月前發表的,但對於該激素的研發利用水平絕對超過了論文中所體現的水平好幾年。

不過,這些東西離他還很遙遠,也不是他該去管的東西。

他現在只想將自己的第一個學員教到東大去。

關掉這篇論文,白石原又去檢視了英木教授其他的論文。

那些和酶有關的論文。

兩個小時的時間,邊看邊思考,看了六七篇左右。

雖然不多,但也給他帶了意外之喜。

“酶應用學升到lv2。”

白石原也沒太驚訝,lv1升lv2需要的經驗本來就不多。

“酶應用學:提高自身製造出來的酶效果。”

但這個效果怎麼感覺有點雞肋。

一般人怎麼可能製造得出來酶。

等等。

白石原突然想到,除了親手在實驗室製造酶,還有一種特殊的“製造”。

自己體內不是無時無刻地在生產酶嗎,這應該算自己製造的吧。

那豈不是意味著,自己體內提取的酶效果比一般人要好。

酶本身就是一種高效催化劑,但其催化效果是固定的,無法改變其上限。

好比一個工人打了雞血後一天干滿24小時也不過能生產十件貨物。

但他打了加強版的雞血,同樣生產十件貨物,卻不需要24小時,比原來更高效。

這就意味著更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