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三態變化(第2/2頁)
章節報錯
除了上述兩種形態,喬安還能變成“巨蜂”形態,這就徹底擺脫人類的外形,完全變成昆蟲了。
在巨蜂形態下,喬安從頭到尾長約8尺,體重也飆升到了近800磅。
巨蜂形態下,喬安喪失了包括脊索在內的全部內骨骼,必須依靠強韌堅硬的外骨骼支撐沉重的身軀,身體結構反而變得比人類形態時更為敦實緻密。
喬安沒有實驗助理可用,靠自己動手,只能測量身高和體重之類的直觀資料,到了給自己的兩種蟲化形態分別繪圖的時候,他就分身乏術了。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喬安對自己製作的那支“自動鵝毛筆”加以改裝,新增加了繪圖和資料記錄功能。
喬安為了方便在巨蜂形態下啟用“魔法筆”,特地增設了一道啟動咒文,其實就是巨蜂拍打翅膀的嗡嗡聲。
當他變成巨蜂形態,發出嗡鳴,魔法筆隨之啟用,自動跳到墨水瓶裡。
飽蘸墨水過後,魔法筆又跳回桌上,在喬安提前鋪好的白紙上,描繪主人的巨蜂形態。
短短五分鐘過後,魔法筆就完成繪圖工作,畫出來的巨蜂形態素描圖,跟喬安親手所繪一模一樣。
喬安變成“蜂人”形態,採用同樣的辦法啟動魔法筆,命令它為自己的“蜂人”形態也畫一張像。
接下來,喬安維持著蜂人形態,進入第三個研究環節——測速。
喬安在蜂人和巨蜂兩種形態下,都具有飛行能力,實際上飛行速度也差不多。
當然,他並不滿足於感性上的判斷,還要進行精確到秒的飛行速度測量。
喬安先把飛行路徑提前確定好,環繞別墅所在的莊園飛一圈,正好1000碼。
起飛的時候,喬安啟用魔法筆,命令它記錄下時間,然後振翅全速飛行。
當他返回起點的時候,魔法筆自動記錄下此刻的時間,這樣就得到飛行用時。
經過簡單的計算,喬安算出自己在蜂人和巨蜂形態下,飛行速度差不多都是每小時50裡。
這個速度比鷹人形態略慢,長途飛行能力更是相差甚遠。
約頓海姆鷹人形態,飛行上百里都不覺得累,喬安這才飛了兩千碼,就累得不想拍打翅膀了。
當然,蜂人和巨蜂形態與鷹人形態相比也有一大優勢,就是機動性更為靈活,可以在空中進行雜耍般的複雜變向。
相對來說,巨蜂形態的機動性比蜂人形態更出色。
這或許是因為前者的身體構造類似昆蟲,更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而後者的人形軀幹,在飛行期間其實是個累贅。
這一點,從兩種形態的翅膀振動頻率就可見一斑。
喬安在巨蜂形態下,每分鐘振動翅膀輕鬆過萬次,但在蜂人形態下,振翅頻率很難突破萬次大關,而且無法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