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好慌(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接下來,當他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面部時,剛剛得出的結論又變得不那麼可靠了。
喬安飛到鏡子跟前,藉著視窗透進來的月光照亮,仔細觀察自己在巨蜂形態下的“口器”。
根據文獻記載,黃蜂的口器是比較原始的“咀嚼式”,主要以肉類和植物為食,不會採蜜,黃蜂巢裡當然也就沒有蜂蜜。
就這一點而言,看似愚蠢的狗熊,反而比某些熊孩子更機靈。
愛吃蜂蜜的狗熊,很少主動襲擊黃蜂的巢穴,因為它們很清楚這種由木漿構築而成的蜂窩裡,不太可能有蜜糖,等待它們的只會是一群狂怒的黃蜂。
反而是某些沒見過世面的熊孩子,分不清蜜蜂和黃蜂的巢穴,看見蜂巢就拿竹竿去捅,試圖弄點蜜糖解解饞,結果當然是白忙一場,運氣不好還會被蟄得滿頭包。
喬安還記得今天早上,剛發現自己變成巨蜂之初,曾經感到腹中飢餓,本能的想吃肉而非花粉。
從當時的食慾偏好來看,更符合黃蜂的食肉天性。
但是,他想不通自己的巨蜂形態為何會擁有如何採集花粉和釀製花蜜的記憶?
這可不是黃蜂有必要掌握的技能。
對著鏡子觀察自己的“口器”過後,喬安的困惑進一步加深。
從鏡中的倒影來看,自己在巨蜂形態下的口器,顯然與筆記插圖中描繪的“咀嚼式”口器差別很大,反倒是更接近另一幅插圖中描繪的“嚼吸式”口器。
相比黃蜂,蜜蜂的口器更復雜。
上顎發達,用來營巢和咀嚼“花粉”之類固體食物,其它部分延長成針狀,適合用於吮吸“花蜜”這樣的液態食物。
這種為蜜蜂所特有的口器,既適於咀嚼,又適於吮吸,故而稱為“嚼吸式”口器。
如果鏡中投影如實反映了巨蜂的面部特徵,那麼喬安在巨蜂形態下的口器,毫無疑問屬於“嚼吸式”。
如果以口器來作為劃分族類的標準,自己豈不是更接近蜜蜂而非黃蜂?
喬安抖了抖額頭上的觸角,複眼浮現一抹迷茫。
他是越來越搞不懂自己到底應該歸屬哪一種蜂類了。
暫且放下這個疑問,喬安轉而望向鏡子,觀察自己頭上那對觸角。
巨蜂視力不好,但是嗅覺非常發達,主要就歸功於頭上這對觸角。
觸角可以幫喬安感受到空氣中輕微的氣味顆粒,替代眼睛辨識遠處的生物,作用相當於3環法術“震顫感知”。
在飛行期間,觸角還能起到探測風速、風向和氣壓的功能,甚至可以探測出大氣壓和溼度的急劇變化,進而預言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此外,喬安還從自己的先驗知識裡發現一則巨蜂之間進行交流的禮儀。
如果遇見其它巨蜂,有意向對方表示好感,他就可以用自己的觸角碰一碰對方的觸角,好比人類的握手和擁抱。
喬安對自己的觸角很滿意,但是當他按照摘抄筆記上的資料,開始清點觸角節數的時候,剛才好不容易被他丟擲腦外的那個“幽靈”,又一次殺回他的腦海。
蜂類生物的觸角,皆由無數個小小的環節構成,而且雌雄各不相同。
喬安仔細觀察自己的觸角,發現兩條觸角都是由13個環節連綴而成。
根據研究文獻記載,雌蜂觸角通常是12節,只有雄蜂才有13節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