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筆蘸墨,輕車熟路的在手槍握柄上描繪出第6號盧恩符文Ken,而後以符文為載體加持“魔化武具”。

花費了1盎司魔晶作為附魔穩定劑,喬安成功將轉輪手槍,升級為“+2轉輪手槍”,完成基礎附魔流程。

到此為止,這把手槍已經滿足進一步結附其它法術的條件。

喬安精心挑選了兩個法術,其中一個甚至是他專為這把手槍量身定做的原創法術,命名為“失感術”。

之所以取這麼一個名字,是因為這個法術其實是2環“失語術”和2環“目盲耳聾術”的結合體。

一箇中了“失感術”的生物,倘若無法抗拒侵入體內的負能量,就會同時喪失視覺、聽力和說話的能力,變成瞎子、聾子兼啞巴。

為了實現上述三項剝奪感官的功能,喬安必須為這個新創法術提供充足的魔力能級。

“失感術”兼融兩個2環法術的作用,那麼它至少也得是一個3環法術。

喬安研發“失感術”,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想把這個法術結附在手槍上,透過手槍射出的子彈來傳導法術效果。

在正常的施法條件下,喬安可以透過額外新增施法素材,比如黑瑪瑙,來彌補呼叫負能量能級的不足。

但是用手槍傳導法術,就不便使用施法素材,否則豈不是每一顆子彈,都得額外新增黑瑪瑙?

先不說子彈成本因此飆升,只是往金屬彈頭裡封裝黑瑪瑙,工序就繁瑣的不得了!

更不必說,封裝黑瑪瑙的彈頭,分量會變輕,結構強度也會下降,有可能導致子彈的侵徹力受到削弱。

喬安可不想惹上這些麻煩,必須想個辦法,取消“失感術”的材料要素。

免除施法過程中消耗的黑瑪瑙,那麼以3環法術位的魔力能級,就很難維持“失感術”現有的全部功能了。

喬安既不情願、也沒有能力把“失感術”升階為4環法術,在保持現有環數不變的約束條件下,若想保留法術的主要功能,就必須有所取捨。

這個最佳化過程,文藝的說法是“戴著腳鐐跳舞”,更直白的說法,就是“拆東牆補西牆”。

原版的“失感術”,承襲了“失語術”和“目盲耳聾術”的特色,只要目標處於法術射程內,絕對會被命中。

但是,當“失感術”被結附在子彈上,這個“絕對命中”的優點就將形同虛設了。

只有當子彈命中目標,繼而結附在子彈上的法術才能作用於該目標。

反之,如果子彈未能擊中目標,結附在子彈上的“失感術”根本就不會啟動,“絕對命中”這個特點,根本派不上用場。

在法術最佳化的問題上,喬安一貫秉承“剃刀原則”。

沒用的東西,通通剃掉!

喬安對“失感術”的法術構型進行了一番調整,將“絕對命中”這條屬性,降格為只有接觸到受術者才會自行啟動。

由此解放出的魔力空間,剛好可以填補移除施法素材造成的虧空,完美達成他的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