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回憶一下自己當前掌握的各種法術,喬安很快就找到了適用的物件——2環“蛛網術”!

“蛛網術”,以一小團蛛絲為素材,可以瞬間創造出一大片完整且縝密的蛛網。

考察“蛛網術”的法術構型,不難發現主要有兩個功能模組。

法術的第一個模組,實現的就是將蛛絲快速編織成網這一功能。

在此過程中,使用的材料只是那一小團蛛絲,編織出來的網子不僅面積很小,而且很薄,頂多只能拿來捕蚊子,卻無法用於限制大型生物的行動。

接下來,就要啟動“蛛網術”的第二個功能模組。

第二個模組,主要功能就是“自我複製”!

在魔力的作用下,第一個模組加工出來的蛛網,頻繁進行自我複製,其面積與厚度,都以幾何級數遞增!

短短三秒過後,原本只有手帕那麼大的小小蛛網,經過自我複製,變成半徑20尺、厚如地毯的巨大蛛網!

以上,就是“蛛網術”的運作流程。

但是,藉助魔力複製出來的東西,很難長久保持,一旦魔力耗盡,複製體也將隨之消失。

正因如此,當“蛛網術”達到持續時限過後,整張巨網就會化作烏有。

就連作為複製參照物的施法素材,那一團真實的蛛絲,也被消耗掉了。

顯而易見,喬安現在需要的,只是“蛛網術”的第一個功能模組“快速紡織”。

至於第二個“複製”模組,他不需要,直接砍掉,可以騰出很多魔力空間,用來強化第一個模組,以便能夠同時處理更多絲線,編織出更大的網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法術最佳化”操作。

以喬安當前的法師等級和知識積累,拆解“蛛網術”這樣的2環法術,已經毫無難度可言。

短短一個鐘頭過後,他就完成了對“蛛網術”的初步最佳化,將之改造為2環“紡織術”。

仔細審視“紡織術”的法術構型,喬安發現還有一部分魔力容量,沒有充分利用起來。

其實,現有的法術構型,已經完全能夠滿足他的織網需求,沒必要繼續折騰了。

然而,對於一個有著完美主義傾向的重度強迫症患者而言,自己親手最佳化的法術構型,居然存在大量魔力冗餘,這絕對無法忍受啊!

怎麼利用這些剩餘的魔力呢?

喬安思來想去,最後做出一個非常蛋疼的決定。

要不,就在紡紗織網之餘,再繡上幾朵花吧……

繡花,有啥用?

嗯,裝飾作用。

強迫症,哪有道理可講。

不管,反正就這麼定了!

銀白色的“相位蛛絲”,可以用來繡素雅嫻靜的百合。

深金色的“穴釣蟹絲”,正適合繡熱情似火的向日葵。

開發出“繡花”功能過後,喬安總算把“紡織術”的全部魔力能級,都充分的利用起來了。

這下舒服了!

在著手紡織“靈網”之前,喬安先找來一大團亞麻線,進行一下測試。

如果直接紡織“相位蛛絲”和“穴釣蟹絲”,萬一法術構型存在未知的漏洞,損毀昂貴的素材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