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過後,正想喝點冷飲提提神,就捻起一小撮青冰粉灑進果汁瓶,搖晃均勻。

短短數秒過後,玻璃瓶壁浮現一層白霜。

瓶中果汁本來就是懸濁液,青冰粉末混入其中,幾乎無跡可尋,只是悄然散發寒氣,為果汁降溫。

果汁冰鎮的恰到好處,喬安一口氣喝光,舒爽地打了個嗝,對這杯自己動手加工的冷飲非常滿意。

……

圍繞“巨蟲術”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就此告一段落。

但是,喬安對蟲類生物的興趣意猶未盡,開啟一本厚厚的筆記本,專心閱讀起來。

這本筆記,是他在幽暗地域旅行期間,隨手記下的探險日誌。

喬安打算把日誌中關於地底蟲類生物的內容和資料摘錄出來,以這些資料為基礎,撰寫自己求學生涯中的第一篇論文。

接下來一連三天,喬安從早到晚泡在圖書館。

探險日誌中涉及的某些生物,儘管他有切身接觸的經驗,但是這些經驗主要還停留在感性的層面。

為了深入瞭解自己的研究物件,光是觀察和解剖還遠遠不夠,必須參考相關的研究文獻,搞清楚前人對這些地底生物已經做過哪些研究。

在這三天裡,喬安如飢似渴地閱讀文獻,總共看了不下上百本專著和論文。

閱讀過程中,倘若對作者的論述心有慼慼,或者誘發了靈感,他就隨手摘抄記錄下來。

喬安的求學經歷,其實相當短暫。

從萊頓學院到米德嘉德大學,他接受正統學術教育的時間,滿打滿算也不到一年。

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他的精力主要放在學習魔法、鍊金術和構裝學這三大科目上。

羅爾斯大師是崇尚務實的教授,對喬安的精力分配沒有意見,而且平日裡對喬安的教導,也是以製作構裝體這類“乾貨”為主。

至於舞文弄墨的本領,在羅爾斯大師看來,都是些花裡胡哨的玩意,十篇論文,倒有九篇是無意義的灌水。

並不是說論文沒用,但是年輕學生最要緊的是務實,先把那些離開校門進入社會以後,真正能打、能掙錢的“硬功夫”學到手再說。

至於寫文章之類務虛玩意……臨到畢業,需要發論文混文憑的時候,隨便搞一搞也不遲。

按照羅爾斯大師為喬安量身定製的教學計劃,要等到畢業季,才開始指導他學習論文寫作的相關技巧。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羅爾斯大師只帶了喬安一個學期,就在一場兇殺案中遇刺身亡,後續教學計劃也就此夭折。

就這樣,喬安離開萊頓學院的時候,還沒有正式接觸過論文寫作這門課程。

後來進入米德嘉德大學奧法研究院,又選了莫里亞蒂教授這麼一位“奇葩”導師,至今只見過導師兩面,更談不上接受指導。

到目前為止,喬安只是看過一大堆論文,但是他並不明白,為啥所有的論文都得按照固定的格式來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