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是一封飽含怒火、疾言厲色的退稿信。

透過字裡行間,喬安不難想象出執筆人在竭力控制情緒,然而滿腔不悅,依舊按捺不住地從筆端流淌出來。

信中的文字,如同無數鋒利的投槍,擲向喬安心臟,使他幾乎停止心跳。

這位主編先生的回信,在禮節性的問候過後,就開門見山表明態度。

“我們的期刊,只關注論文質量,不會過多考慮作者的年齡、背景和履歷。”

“很遺憾,維達先生,您的文章尚未達到本刊的發表標準。”

“就這個問題,我和編輯部的同事們進行了一場爭論。”

“維達先生,您在投稿信中自稱今年只有14歲,不得不說,這令我感到很意外。”

“我的同事們,驚訝於您還這麼年輕,能寫成這樣的論文就很不錯了,認為您大有前途,不妨破例通融一下,為您網開一面。

“但是我的意見恰恰相反。”

“正因為您還如此年輕,我們更不能對您破例,縱容您在論文寫作方面的壞習慣,以至於使您誤認為這是一種少年天才理應享有的特權。”

“維達先生,請允許鄙人說幾句不中聽的大實話。”

“您的論文,在我看來一塌糊塗,甚至都算不上是一篇真正的論文!”

“您的行文格式極不規範,文獻索引殘缺不全,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份草稿。”

“維達先生,您犯的這些低階錯誤,使我不得不懷疑,您是以一種怎樣浮躁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學術研究成果,以怎樣一種輕慢的態度對待我們的期刊。”

“我們《奧法評論》,是一份嚴肅的核心期刊,一個交流奧法研究成果的學術平臺,不是散文雜誌,更不是通俗小報!”

“您的作品,連最基本的論文格式都不規範,這是對嚴肅學術期刊的極大冒犯!”

“維達先生,我不禁要問,當您投稿的時候,有沒有認真考慮過一個問題——您拿這篇東西投給我們的期刊,可它真的夠格嗎?”

“言盡於此,望您深思。”

被冷汗浸透的信紙,自顫抖的指間,輕飄飄滑落下去。

喬安伸手去拾,然而剛一彎腰,就有一股強烈的噁心感,由胃部直衝喉嚨。

他強忍著嘔吐的衝動,雙手撐住桌面,掙扎著站了起來。

步履踉蹌衝進隔壁衛生間,趴在洗手池上,劇烈嘔吐起來。

自從出生以來,喬安尚未遭受過如此沉重的打擊。

心理層面遭受的打擊,激起強烈的生理反應,使他忍不住連連乾嘔,直到吐光胃容物。

浸透膽汁的口腔,酸澀發苦。

喬安扶著盥洗臺,感覺自己兩腿打飄,天旋地轉。

他想冷靜下來,卻辦不到。

滿腦子裡只有一句話在迴盪。

“你夠格嗎?”

“你夠格嗎?”

“你夠格嗎?”

也許我真的不適合搞學術?

這個前所未有的絕望念頭,如同千鈞巨石,壓在喬安心口,使他幾乎喘不上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