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猖獗的走私活動,破壞了帝國與殖民地之間關於貿易的默契,等於把殖民地民眾應該繳納給帝國政府的那部分間接稅揣進了自己的腰包,更可氣的是走私販子得了便宜還賣乖,煽動民眾鬧事,以民意領袖自居,簡直無恥之極!”

說到這裡,瑞貝卡按捺不住滿腔憤慨,做出一個大膽而又火藥味十足的斷言:

“假設將來某天,帝國本土賣到殖民地的商品,價格低於同類走私品,按理說這是惠及大眾的好事,可是你們信不信,‘自由之子’們照樣會起來鬧事?”

“這就是走私集團的自私本質!”

“他們口中那些冠冕堂皇的口號,不過是出於自私目的而裹挾民意的謊言!”

怒斥“自由之子”過後,瑞貝卡再次把矛頭指向亞歷山大·傑斐遜,言辭愈發尖刻犀利。

“我說的這些道理,普通民眾不懂情有可原,然而我們博學多識的校長先生不可能不懂。”

“可他非但不揭露真相,教育民眾,反而揣起明白裝糊塗,與黑幫暴徒、走私販子和野心家們沆瀣一氣,利用自己的名聲和文筆洗白這個自私自利的犯罪團伙,煽動暴民為走私販子集團搖旗吶喊,使我不得不懷疑他的人品,懷疑他是個偽君子。”

“如果你們認為我在汙衊傑斐遜先生,不妨再來看一看他在蓄奴問題上含混曖昧、自相矛盾的虛偽立場。”

瑞貝卡站起身來,拿起桌上那本《帝國屬海外殖民地權利綜述》,翻開其中一頁向客廳中的人們展示。

“在這本小冊子裡,傑斐遜先生指責帝國高層基於本土利益縱容奴隸貿易,進而言明奴隸制是個邪惡的制度,是由腐敗的君主強加給殖民地人民的。”

“從上述論斷我們可以看出,傑斐遜先生是旗幟鮮明反對奴隸制的,堪為殖民地人民的道德楷模。”

“然而就在不久前,以弗蘭克皇太子為首的‘改革派’在帝國境內全面廢除農奴制度的時候,我們殖民地的有識之士也曾起來響應,呼籲解放奴隸,並且邀請傑斐遜先生出面支援,結果我們的‘道德楷模’是怎麼回應的呢?”

“請允許我來幫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可敬的校長先生非但拒絕為廢奴事業公開發聲,還在議會上批評帝國政府為解放農奴所做的努力,指控弗蘭克太子及其改革派同僚的做法給殖民地的社會秩序帶來極壞的影響,相當於煽動黑奴反對他們的主人,嚴重損害了包括他本人在內的奴隸主階層的利益。”

……

史料:大英帝國的《航海條例》(《美國獨立戰爭簡史》【英】斯蒂芬·康威)

《航海條例》將有價值的殖民地商品導向了英國,並使得英國可以對這些商品徵收關稅。

這些法案下的懲罰性關稅還使得許多歐洲大陸國家的生產商無法進入殖民地,從而使得殖民地成了英國商品的樂園。

或許更重要的是,《航海條例》規定國王領地之間透過海上運輸的產品必須由大部分是英國船員的船隻運輸。

這樣做是為了確保有充分的熟練海員儲備,這些人在戰時可以徵召到皇家海軍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