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尼克爾斯總督和莊園的主人卡斯蒂斯爵士,沃爾松格部落的大長老齊格蒙及其繼承人洛根也受邀來到隱修莊園出席晚宴。

晚宴只是一個幌子,四位重量級人物秘密會晤,目的在於探討聯合對抗斐真人的可行性。

在這場談判中,有求於人的尼克爾斯總督處境被動,為了爭取沃爾松格部落的支援,不得不做出讓步。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在卡斯蒂斯勳爵的斡旋下,尼克爾斯總督總算是與齊格蒙長老達成協議。

雙方同意以“奧斯塔湖密酒河”沿線作為米德加德殖民地與原住民領土的邊界,從今往後,殖民者不得越界西進。

相應的,沃爾松格部落也承諾不再跨越邊界,劫掠殖民者建立的定居點。

此外,洛根·沃爾松格將率領1000名族中精銳武士,以傭兵的形式協助米德加德軍方對抗康華利將軍的南下兵團。

考慮到沃爾松格家族與拉瓦爾男爵積怨很深,缺乏互信基礎,來自石柱鎮的傭兵絕不會心甘情願服從拉瓦爾男爵的指揮,為免在戰場上發生矛盾,必須有人居中協調。

這個協調人必須在殖民地軍方具有很高的威信,否則不足以挾制傲慢自大的拉瓦爾男爵,同時還要受到阿薩族人的尊敬,否則協調工作根本做不下去。

顯而易見,找遍整個米德加德城也只有卡斯蒂斯勳爵能夠勝任這一關鍵角色。

誰都看得出來,卡斯蒂斯勳爵的健康狀況很不樂觀,且不說像年輕時那樣衝鋒陷陣,單單是艱苦的軍旅生涯都有可能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危及生命。

尼克爾斯總督和洛根都不忍煩勞這位昔日的戰爭英雄抱病出山,然而他們又不得不承認,沒有第二個人可以替代卡斯蒂斯勳爵的作用。

勳爵本人對這一局面早有預料,正如不久前親口對喬安等人吐露的心聲,作為一名老兵,他已經做好再次出征的準備,平靜地告訴尼克爾斯總督:“閣下,我很榮幸接受這一委任,不必為我的健康擔心,我的僕人海姆達爾,可以照顧我在行軍期間的生活起居,儘量不給年輕人們拖後腿。”

……

米德加德大學的校園,也無法擺脫戰爭陰影的籠罩。

從五月初開始,校園裡的氣氛就變得日趨緊張,絕大多數學生已經無心上課。

危難關頭,有人明哲保身,請假躲避戰火,也有眾多年輕人懷著一腔熱血報名參軍,渴望在保家衛國的戰爭中一展所長。

到了五月下旬,米德加德大學全體1000多名在校學生當中,有不下300人響應總督閣下的號召,志願報名服役,告別親友,背起行囊趕赴軍營。

在這三百多名臨時參軍的年輕人裡,施法者佔了一多半,主要來自神學院、騎士學院和奧法學院。

人數不算多,卻被軍方寄以厚望,根據他們的志願和特長安排職位,既要充分發揮這些年輕人的才能,同時還要儘可能保障他們的安全。

如果說普通施法者在軍隊中的地位相當於“戰術武器”,那麼軍方高層對喬安·維達這位“天才施法者”的重視程度,甚至提升到了“戰略武器”的層次。

就連喬安收到的“入伍通知書”都跟別人的不一樣,系由擔任米德嘉德與沃爾松格聯軍總司令的卡斯蒂斯勳爵親筆書寫,邀請他去司令部報到,面談任用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