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可以經由頸後那顆眼球釋放偵查、射線和影響心靈的法術、異能以及超自然能力,免除手勢、咒語和施法素材。

這個意外的結果,使喬安很是糾結,也說不清是“驚喜”還是“驚嚇”。

血脈強化已經完成,後悔也來不及了,他只能接受現實。

回想當初卡斯蒂斯爵士對“聖印”進化所做的分析,喬安惶恐的心緒稍有平復。

如果卡斯蒂斯爵士的判斷不至於太過偏離事實,直到“聖印”進化到終極階段之前,對宿主都不會有什麼負面影響。

喬安現在只能祈禱自己這意外進化到第二階段的“異眼聖印”,同樣符合卡斯蒂斯爵士總結出的規律。

……

9月17日,喬安辭別美狄亞,帶著露比和論文手稿,返回米德加德大學。

當天下午,喬安約莫里亞蒂教授在實驗室見面,幫自己審閱修改論文,順帶提出請導師署名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以莫里亞蒂實驗室的名義投給《奧法通訊》。

莫里亞蒂教授看過論文以後,對喬安在暑假期間完成的這項課題大加讚賞,還提供了一些修改建議——其中最主要的一點,是把與論文主體內容不甚相干的兩個章節拆分出去。

拆分出來的兩個章節,其一是超自然凝視的衰減規律,其二是生物雙層眼瞼的演化猜想。

莫里亞蒂教授認為,這兩個章節誠然有趣,也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但是與“石化效應”這一研究主題無關,放在論文裡不合適。

教授先生建議喬安把分拆出來的這兩個章節改寫成兩篇小論文,“超自然凝視的衰減規律”,技術含量比較高,可以投給《奧法學報》,關於雙層眼瞼的章節,略顯單薄,不過發表在《奧法評論》上還是夠格的。

至於署名通訊作者這件事,莫里亞蒂教授直接拒絕了。

導師拒絕在學生的論文上署名通訊作者,通常有兩種可能性。

從壞的方面來講,導師多半是看不上這篇論文的水平,甚至懷疑有瑕疵乃至造假的成分,擔心發表以後被人揭露出來,自己作為通訊作者,難免聲譽受損,索性拒絕署名,不背這口“黑鍋”。

從好的方面來講,導師承認論文質量很高,但是自己並沒有參與論文的立項、實驗與寫作,倘若署名,純屬坐享其成,侵佔學生的勞動成果。

如果導師愛惜臉面,不願坐享其成,也會拒絕署名。

莫里亞蒂教授當然屬於第二種情況,他沒有參與喬安和美狄亞的研究專案,不想白佔這個便宜,就讓喬安自己署名通訊作者,直接投給《奧法通訊》。

在莫里亞蒂教授看來,喬安作為年度“新星獎”的得主,阿爾瓦·丁尼生總編力捧的奧法天才,在學術圈的名氣已經超越他這個導師,根本沒必要借用導師的名頭給自己的論文增加分量,直接投稿,《奧法通訊》編輯部照樣會高度重視這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