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鐵處女(Ⅰ)(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段時間喬安參與研究水晶鋼,除了那篇論文,還有一大收穫就是把實驗室製備出來的水晶鋼樣品,以成本價買下來,作為製作附魔盾牌的材料。
其實他完全可以一個銅板都不花,先把那些水晶鋼劃入“報廢品”,然後以“處理垃圾”的名義免費拿走。
雖說這是實驗室的潛規則,可喬安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這樣搞不太好。
畢竟他是在富蘭克林實驗室兼職,除了安格爾和萊恩,其餘的師兄師姐跟他都不熟,萬一因此說上幾句不中聽的閒話,不光他自己丟臉,還要連累安格爾和萊恩這兩個朋友。
花上100金杜加,就能把自己所需的水晶鋼買下來,完全沒有必要為了省這點錢,落人口實。
站在操作檯前,喬安先把自己設計的盾牌圖紙鋪在桌上。
經過幾次修改,圖紙上呈現出來的裝置,變得比他最初的構思更為複雜,甚至已經很難再稱其為盾牌了。
喬安設計的這組防禦裝置,看上去是一個巨大的正三角形,而這個大正三角形,又被分割為四個面積均等的小正三角形,相互之間以複雜的鉸鏈連線。
由四個正三角形組成的大三角形,就像一組積木,透過簡單的摺疊,可以實現三種不同的防禦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將上方的三角形向下摺疊,兩側的三角形則向內摺疊,使四個小三角形最終重合在一起,形成一面四寸厚的正三角形盾牌,邊長約為9.6尺。
儘管造型看起來與普通的塔盾不太一樣,喬安還是將這種摺疊方式命名為“塔盾模式”。
塔盾模式厚度最大,對正面攻擊的防禦力最強,但是防禦範圍也最小。
第二種模式,只是將上方的三角形向下摺疊,兩翼保持不變,這樣就得到了一個上底和下底比例為1:2、高度約為8.3尺的梯形。
這個梯形是由三個正三角形構成,中央的三角形其實是由兩部分重疊而成,雙倍厚度,防禦力最強,兩翼只有單倍厚度,防禦力稍遜,勝在防禦範圍更大。
喬安將這種梯形摺疊方式命名為“盾牆模式”,倒是很形象。
最後一種摺疊方式,是將大三角形的三個角,同時向上摺疊,收攏在一起,與底部的三角形,共同構成一個完全封閉起來的正四面體。
這樣摺疊出來的造型,看上去跟盾牌根本就不搭界,倒是更像一座空心金字塔,喬安將之命名為“盾塔模式”。
“盾塔模式”可以為喬安提供最全面的防禦,置身其中,堪稱密不透風!
三種模式,都需要對水晶鋼板材進行不同程度的摺疊,為此就有必要在每一個部件之間安裝可供摺疊的鉸鏈。
這張設計圖,喬安花費最多心血的細節就是“鉸鏈系統”。不僅要求正反兩個方向都能摺疊自如,足夠結實耐用,還要求鉸鏈有一定的彈性,確保摺疊過後板材緊貼,嚴絲合縫。
無論怎麼摺疊,兩塊、三塊甚至四塊重疊在一起的三角形板材之間都不能留有明顯的縫隙,如果只是隨便裝上幾塊“合頁”就應付了事,當然達不到喬安的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