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血脈分析(第1/2頁)
章節報錯
以術士和詩人為代表的自發施法者,決定其施法潛力的血脈系譜,可以分為“顯性”與“隱性”兩大類。
“顯性血脈”對應的特徵,直接體現於外表,藉助“內視術”,還可以觀測到顯性血脈對應的生物類別和超自然能力——如果該血脈具有超自然能力的話。
比如喬安,擁有“類人生物”、“異怪生物”和“蟲形生物”三種“顯性血脈”,所以他長了個人樣兒,頸後生有一顆“異怪眼球”,還能隨意變成大蜜蜂——這些都是“顯性血脈”的特徵。
“隱性血脈”通常沒有顯著的外在特徵,也無法獲得對應的超自然能力,但是可以透過“內視術”觀測到隱性血脈所對應的生物類別。
如果某種血脈連“內視術”都觀測不到,說明該血統太過稀薄,連“隱性”都算不上,對施法能力沒有什麼幫助。
喬安也有一些“隱性血脈”,比如卓爾血脈,但是從外表來看,他完全沒有黑暗精靈的特徵,也不具備黑暗精靈的特殊能力——這就是“隱性”的含義。
如果兩個生物擁有完全相同的“顯性血脈”,那麼他們之間的血脈強化,就屬於“同源強化”。
如果兩個生物至少有一種相同的“顯性血脈”或者“隱性血脈”,兩者之間就可以構成“近源強化”。
如果兩個生物無論“顯性血脈”抑或“隱性血脈”都找不出共同點,那麼不好意思,兩者之間只能進行“異源強化”,生死由天,成敗看臉。
喬安把這些基礎知識複習了一遍,過後再來審視擺在他桌面上的兩份血液樣本。
他首先分析伊芙琳的血脈系譜。
伊芙琳生物學類別是“變形蛛”,而“變形蛛”既是一種“魔法獸(變形亞種)”,同時還兼有“蛛形綱”生物的特徵,“蛛形綱”又隸屬於“蟲類生物”……這分析起來就有點複雜了。
簡單來說,伊芙琳有三種顯性血脈,分別是“魔法獸”、“蟲類生物”和“變形生物”。
除此之外,伊芙琳的祖父是人類,她也透過遺傳獲得了人類血統(類人亞種),只不過這是一個“隱性血脈”。
喬安與伊芙琳的血脈交集,主要有三點。
首先,喬安和伊芙琳都具有“蟲類血脈”,而且還都是“變形亞種”——喬安能變成蜂人和巨蜂,伊芙琳則能變成蜘蛛女和大蜘蛛。
其次,喬安的人類血統是“顯性血脈”,伊芙琳的人類血統則是“隱性血脈”,“顯性”+“隱性”,至少不會弱於“隱性”。
既然雙方存在這麼多共同點,如果喬安以伊芙琳的血液對自身進行強化,最保守的估計也是一種“近源強化”,風險不算太大。
接下來再看珂賽特的血液樣本。
毫無疑問,珂賽特最突出的“顯性血脈”是妖精。
此外,她的翅膀、觸鬚和一對烏黑的超大眼眸,都體現出了“鱗翅目(飛蛾)”昆蟲的特徵。
由此可見,珂賽特必然還擁有“蟲類生物”的血統,從她的外部特徵來看,很有可能也是“顯性血脈”。
這樣一來,喬安本人與珂賽特,就在“蟲類生物”血脈這一層面產生了交集。
血脈交集就好比一座橋樑,有了橋樑,喬安就可以運用“搭橋法”,以珂賽特的血液製作“喚醒劑”,對自身進行“近源強化”,進而獲得“妖精血統(蛾伶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