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米德嘉德大學關係密切的那些基金會,官方和民間的都算上,沒有哪個樂意資助這方面的研究,要不是導師慷慨資助,喬安也沒那麼容易在短短半個月內完成論文。

莫里亞蒂教授安慰他,課題冷門還是熱門,只關係到能否獲得基金扶持,與論文能否發表,關係不大。

只要投稿的論文內容符合期刊要求,冷門文章其實比熱門領域的文章更容易使編輯眼前一亮,過稿的機率也更大。

聽導師這麼一分析,喬安多少有了些底氣,論文已經投寄出去,就不要再牽腸掛肚了,過與不過,隨緣吧。

完成論文以後,喬安了結了一樁心願,接下來必須嚴肅對待自己的健康問題。

今天是6月2日,距離下次月圓之夜還有不到兩週時間,喬安不得不考慮如何應對“蟲化症”的下一個發作週期。

在事先有所準備的前提下,撐過病毒發作的那一夜其實並不難,而且還有很多法術可以起到壓制病毒的作用。

但是,每逢月圓之夜就要這麼折騰一次,實在太揪心了。

況且,蟲化病毒並非只在月圓之夜活躍,喬安如果意外受傷流血,同樣有可能刺激病毒活躍起來,進而導致自身精神失常。

喬安可不是那種僅僅滿足於校園生活的書呆子,學以致用才是他的樂趣所在,幾乎每個月都要外出參加探險實習或者軍事任務。

在探險與戰鬥中應用法術,尋求新知識,流血受傷是不可避免的,“蟲化症”的發作也將變得難以預測。

反正論文已經完成了,索性根治“蟲化症”,永絕後患怎麼樣?

“移除疾病”之類的治療神術,很容易就能根治“蟲化症”,但是喬安捨不得這樣做。

“蟲化症”固然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同時也給喬安帶來很多好處。

如果治癒這種超自然疾病,喬安就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他的“蟲化血脈”也將隨著病毒被消滅而消失,進而喪失所有基於“蟲化血脈”的法術和超自然能力。

這損失實在太大,喬安實在割捨不下。

那麼,有沒有辦法,在保留“蟲化血脈”的前提下,還能嚴格控制“蟲化病毒”,無論月圓之夜,抑或受傷流血,都不會有病毒發作之憂?

其實早在溫泉鎮研究“蟲化血脈”的時候,喬安就在尋求這一兩全其美的方案,並且已經有了一些靠譜的想法。

論文寄出去以後,喬安接下來就打算對自己進行一番治療,著手解決“蟲化病毒”這個重大健康隱患。

“蟲化病毒”,實際上也是一種微小的生命體。

雖然病毒的結構很簡單,但是也具備基本的應激性,受到特定刺激就會產生激烈的反應,類似人類的情緒失控。

對於“蟲化病毒”而言,最敏感的刺激就來自“月光”和“失血”。

“蟲化病毒”對月光過敏,這是學術界普遍承認的定論,至於為何會對月光過敏,目前還沒有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