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已經離開快半個鐘頭了,還沒有回來,他和平克頓只能在樹蔭下耐心等待。

平克頓先生拿出水壺喝了兩口,接著又點上一斗煙,背靠樹幹愜意的噴雲吐霧。

喬安也坐在樹下乘涼,一邊吃煎蛋火腿三明治,一邊思索剛才“追兇鏡”給出的線索。

這時,平克頓先生轉過頭來,看似隨意地問:“喬安,你對案情有什麼看法?”

“我們當前可供利用的線索,全都來自‘追兇鏡’。”

在偵探先生開口詢問之前,喬安其實已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番深入的思索。

“‘追兇鏡’給出了四個問題的答案,我最在意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答案中透露的兩個細節。”

“說說看,是哪兩個細節。”

“首先,蘭開夏先生的血跡中,殘留著他在受害前後的意識碎片。”

“‘死靈學派’有一個理論,除了作為意志主體的魂靈以外,還有很多從靈魂中分裂出來的意識碎片,這些碎片不足以完整保留人們的記憶,但是會將部分記憶碎片留存下來,越是強烈的、刻骨銘心的記憶片段,留存下來的機率就更高,留存的時間也更持久。”

“千萬不要以為,只有死者的魂靈才能分裂出意識碎片,其實活人也是一樣的!”

“我們每天都會脫落很多細微的面板碎屑,自己可能感覺不到,但是這些皮屑中的確蘊含著關於我們自身肉體的很多訊息,比如生物類別、血型乃至細胞和基因,都能透過小小的皮屑分析出來。”

“打個比方的話,人們的意識碎片,其實就好比‘魂靈的頭皮屑’。”

“活人的意識碎片,通常只是在虛空中漫無目的的隨機散佈,過不了多久就會自行消散。”

“但是,如果一個死者的意識碎片依附在他的遺物上,就有可能長年累月的儲存下來,凝而不散,甚至有可能使遺物活化,變成‘付喪神’之類的怪物,這些題外話就不細說了。”

“我們回頭再說蘭開夏先生的血跡,血跡其實也是一種‘遺物’,可以作為結附意識碎片的載體,而我們利用‘血之訊息’分析血跡,其實就是在以特定的方式提取這些意識碎片。”

“意識碎片能夠承載的資訊很有限,在這有限的資訊中,如果涉及與問題主旨無關的細節,那就意味著,死者生前對這些細節印象深刻,哪怕死後依舊耿耿於懷。”

“令我在意的兩個細節,全都出現在‘追兇鏡’顯示的第三個答案中,回答的是他為什麼會流血,換句話說,是誰讓他受了傷。”

“答案提到,‘一位美麗的夫人’約蘭開夏先生在這裡幽會……平克頓先生,您不覺得這很可疑嗎?”

“的確是很可疑。”

偵探先生自鼻孔中噴出兩團煙霧,緊接著提出一系列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