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處刑(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一次他成功變成了血漿怪,而且變形後的身體資料只是有魔環境下該種生物的平均值,卻與處於無魔環境下的血漿怪無關。
由此可見,只有處於魔網服務區的生物可以被魔網採集資訊,而被納入無魔環境的同種生物則會被魔網忽略,不再提供——更準確的說是無法被採集到——相關資訊,相當於集體死亡。
就好比當我們說起某人“音信全無”的時候,即便其在生物學意義上還活著,在社會學意義上也等於死亡了。
這一頗堪玩味的實驗結果,是否表明魔網採集和儲備的生物資訊並不是永久性的存檔,而是一種類似“臨時證件”的形式。
魔網儲備的生物資訊,會隨著該種生物的演化變遷即時更新,當該物種滅絕或者脫離了魔網服務區,魔網就會從自己的伺服器上刪除其相關資訊。
假如此時有一位施法者試圖用“施法免材”呼叫這部分物種資訊,就會收到“相關資料不存在”的反饋,進而無法錨定變形目標,導致變形失敗?
如果上述猜想屬實,喬安就不得不承認,自己之前恐怕是高估了魔網的儲存容量。
魔網很可能並不是一座儲存量無限、囊括宇宙自創生以來所有資訊的超級檔案館,而是一座容量有限的水庫,為了確保水位維持在安全限度,就要定期開閘洩洪,也就是刪除掉那些判定為無用或者用處不大的資訊。
一個已經在物理意義上滅絕,或者脫離魔網服務區的物種,其相關資訊就被魔網判定為可以捨棄的“垃圾”。
事實真是這樣嗎?
喬安覺得這一推論至少存在一個巨大的漏洞,就是否認了考古學的價值。
反過來說,只要你還能從大地深處採掘出已經滅絕的上古生物的骸骨,並且施法變成該生物,就可以得出一個漂亮的反例,把上述推論打翻在地!
這個證偽實驗說來簡單,其實實行起來還有點小麻煩。
比如說,你透過考古發現了一具神秘的化石,在史料文獻上都找不到相關記載——這是一個必要條件,因為任何載入書籍的資訊,都必然是魔網龐大資料庫的子集。
你搜遍全世界,也找不到與化石對應的生物,不妨將之命名為“子虛烏有獸”,那麼是否可以據此判斷,這種生物在多元宇宙各個位面都已經滅絕?
那可不一定。
試圖透過實地考察來證明某一物種已經滅絕,這根本就不現實,除非你真的走遍所有位面的所有角落,否則就無法斷言某個旮旯裡是否還藏著一頭活生生的“子虛烏有獸”。
唯一可行的驗證方法,還是得藉助魔網,用“施法免材”+變形魔法,嘗試模擬活體“子虛烏有獸”。
如果失敗,說明這種生物至少在魔網服務區內已經滅絕,這很合理。
反之,如果變形成功……那你就有大麻煩了!
麻煩在於你無法對這一實驗結果進行妥當的歸因。
沒錯,你是變出了“子虛烏有獸”,但你無法確定這是因為魔網並未刪除“子虛烏有獸”滅絕之前的資訊,抑或這種生物壓根就沒有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