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公共福利不是憑空變出來的,每一筆福利都需要支付對應的成本,就廉價車票、免費茶水和方糖而言,這筆成本就要由國營鐵路公司來負擔,所以我們的鐵路公司客運量越大,虧得錢也就越多,只能從貨運業務上補血回本,勉勉強強地維持收支平衡。”

“去年第四季度,鐵路貨運量的增長率不如預期,成本卻突破了預算,從今年年初的情況來看,業績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好轉,眼瞅著就要虧本了,鐵路公司不得不精打細算,連小小一塊方糖也斤斤計較起來。”

說到這裡,羅蘭嘆了口氣,眉宇間浮現一抹淡淡的愁容。

把鐵路公司賣給私人去經營,政府不就可以卸下這個包袱了?

喬安腦海中閃過這樣一個想法,不過轉念之間,他就意識到私有化也不見得就是“萬靈藥”。

私營鐵路公司為了保障利潤,車票漲價是司空見慣的手段,至於車上的便民服務,別說免費的方糖,說不定連茶水都要額外花錢買。

引入多傢俬營鐵路公司,透過市場競爭倒逼企業提供物美價廉的服務,似乎是一條可行之路?

然而這只是紙面上的理想情境,“真空中的球形雞”。

喬安深入思索過後,發覺由於鐵路這種產業的特殊性,想透過市場競爭來實現優勝劣汰是很難的,因此造成的負外部性更是大到不可估量,考慮到公眾的反響,與其這麼折騰,還不如暫且維持現狀。

經世濟民可不屬於喬安擅長的領域,也想不出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索性不再深思,此類問題還是讓皇帝陛下和他的大臣們去費心思吧。

剛才與列車員發生爭執的那些工人,就坐在喬安斜對面,這會兒年長的工友們正在安慰那個被“當眾處刑”、深受打擊的棕發少年。

喬安默默旁聽他們聊天,發現年長的工友們普遍認為近兩年工廠的生意明顯不如從前景氣,連帶他們的收入也不如預期。

“去年我們車間的生產任務都按期完成了,全都怪搞銷售的那幫傢伙太無能,車造出來又賣不出去,連累我們也拿不到年終獎金。”

“還談什麼獎金啊,工資能拿到手就不錯啦!”

“聽說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就要削減生產計劃。”

“車賣不出去,那可不得減產麼……”

“我聽人事部門的大姐說,本季度不再招收工人了,照這樣下去,下半年搞不好要裁員。”

“媽的!一想到飯碗恐怕要保不住,我心裡就發慌!”

“單身漢你慌個屁,我可是有老婆孩子要養活,萬一丟了工作可咋辦啊……”

“大不了回老家,在鄉下公社種田,雖然收入不高,起碼餓不著,比起在工廠上班更安穩。”

“話是這麼說,年輕人見慣了城裡的花花世界,還有誰甘心回鄉下務農呢?”

“說真的,現如今的光景,還不如前兩年與亞珊帝國打仗那陣子,那時候咱們廠的生意火爆的不得了,軍隊的訂單堆成山,加班加點做不完,每個月都能拿到大筆獎金,真讓人懷念啊!”

一名汽車廠工人大發感慨,甚至隱約流露出盼望戰火重燃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