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失語術(第2/2頁)
章節報錯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喬安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作為“原型”的法術,後續工作無非在原型的基礎上增刪修補。
經過層層篩選,喬安最終決定將“目盲耳聾術”作為原型法術。
這個死靈學派2環法術是他從“瘋法師”菲爾格的法術書上抄錄來的,施法成功後可以將“負能量”注入百尺開外的一個指定生物體內,破壞其生理機能,如果對方的體魄不夠強健,抵抗不住負能量的侵蝕,就會永遠喪失聽力或者變成盲人——具體造成哪處感官損傷,由施法者決定。
喬安在剛開始學習“目盲耳聾術”的時候,曾經懷有一個疑問。
既然這個法術可以使受術者喪失聽力或者視力,為何在設計之初不增加一個使受術者變成啞巴的選項?
是法術的發明者有所疏漏,或者認為視覺和聽覺比發聲能力更重要?
這個疑問困擾了喬安很久,直到他對“目盲耳聾術”的法術構型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解剖,過後才恍然醒悟這個問題比自己想象中複雜的多。
“目盲耳聾術”的發明者並非不想拓展出“致啞”效果,而是根本辦不到!
世人常把失明、耳聾和啞巴三種常見殘疾相提並論,其實這種分類方式並不合理。
“失明”是接收視覺訊號的器官(通常是眼睛)出了問題,“耳聾”則是接收聲波訊號的器官(通常是耳朵)出了故障,這兩種疾病可以歸為一類。
但是“啞巴”不一樣。
“聲帶”作為發聲器官,並非如眼睛和耳朵那樣被動接受外界訊號,而是透過震顫發聲,主動向外界傳遞聲波訊號。
“主動”與“被動”,對應著兩種不同的法術構型,故而一個法術可以相容“目盲”與“耳聾”,卻很難相容“致啞”,如果非要把這個另類的效用容納進來,就要付出代價——更高的魔力上限,更高的法術階位。
“目盲耳聾術”已經是一個最佳化到極致的2環法術,在不提升法術等級的前提下,根本擠不出足夠的魔力用於相容“致啞”效果。
經過充分的準備,喬安確立了自己的研發課題,並且將這個預想中的新法術命名為“失語術”,其功效就是使受術者喪失說話能力,淪為連一個完整音節也發不出的“啞巴”。
相比“目盲耳聾術”,“失語術”似乎顯得很雞肋。
在實戰中,把一個強大的敵人變成瞎子或者聾子,能夠有效削弱對方的戰鬥力,但是把人變成說不出話來的“啞巴”,有什麼意義?
的確,讓一位強壯的戰士閉上嘴巴,並不會妨礙他揮劍殺人,但是喬安壓根就沒把這類人物作為自己的假想敵。
他苦心發明“失語術”,主要是用來針對施法者!
尤其是“法師”和“術士”這樣的奧術施法者,通常體質較為虛弱,對“失語術”的抵抗力也更弱,一旦被這個法術擊中就無法發聲吟詠咒文,除非對方擅長“法術默發”這樣的超魔技藝,否則就等於被徹底廢除了施法能力。
如果自己的研發方案能夠實現,喬安認為“失語術”可以在實戰中起到“禁魔”作用,這個法術將比同級別的“目盲耳聾術”更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