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安在心裡進行過評估:

如果與瑞貝卡這樣聰明美麗的少女交往,能夠給自己帶來50分的快樂,那麼厭惡社交的性格障礙同樣會因這種交往產生50分的痛苦。

依循相同的思維方式,假如瑞貝卡疑似具有的異怪血統能夠使他獲得追查自身血脈起源的線索,並且因滿足好奇心而獲得50分的快樂,那麼瑞貝卡那有可能失控的長髮所伴隨的威脅,同樣會使他因精神緊張而產生50分的痛苦。

最後計算下來,快樂與痛苦基本持平。

如果一件事帶來的快樂和痛苦基本相等,作為一個理性健全的人,喬安又何苦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件事?

所以他想都不想就把“回訪瑞貝卡”的建議否決了,告辭愛德華和托馬斯,快步上樓。

喬安回到閣樓,回到自己這個簡陋而溫馨的小窩,拉開窗簾坐在書桌前,晚春上午明媚的陽光透過玻璃窗照射進來,照得桌面亮堂堂,烘烤的他渾身暖洋洋,使他感到心滿意足。

再回想瑞貝卡的來訪,他不由得冷笑一聲,轉念間就把這個試圖破壞自己寧靜生活的女孩丟擲腦外,坐在桌前,翻開法術書,沉醉於鑽研魔法的純粹樂趣當中。

研讀法術咒文的同時,喬安的大腦也在高速運轉,將書上那些複雜艱澀的精靈語文字轉譯成更容易理解的人類通用語。

隨著法術等級和施法經驗的提升,奧術知識的不斷積累,喬安對魔法的理解能力也在穩步提升。

配合高達22的智力,他的學習效率高到可怕,只花了兩天時間就初步掌握“法師護甲”和“護盾術”。

中午在食堂吃過飯,喬安又爭分奪秒地回到宿舍繼續鑽研法術。

一個人的學習曲線,絕不可能單調上升。

喬安也不例外。

剛接觸一個新法術時,他的學習效率最高,進步最快,然而邁過這道門檻以後學習效率就會迅速下降。

比如喬安兩天時間就能初步掌握“法師護甲”和“護盾術”,平均施法10次能有7次成功,但是想從入門階段提升到純熟境界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就是“易懂難精”的體現。

到了這一階段,初學時的新鮮勁已經過去,維持高強度的鑽研難免使人感到厭倦,效率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為了避免這種白白消耗時間和精力的低效學習狀態,喬安的經驗是當一個法術鑽研到入門階段,不再感到新鮮甚至產生厭倦的時候,就果斷的放下這個法術,轉而鑽研其它更為新鮮有趣的法術,從而打消倦怠心理,重新提振興趣。過上兩天,回頭再鑽研已經入門的那個法術,新鮮勁也就回來了。

在興趣的驅動下深入研究,效率要比磨洋工高得多。

遵循這一原則,喬安下午回到宿舍以後就把法術書向後翻了兩頁,暫且丟下已經初步掌握的“法師護甲”和“護盾術”,轉而鑽研“七彩噴射”。

當“七彩噴射”解析完畢,失去了新鮮感,喬安就轉而涉獵“睡眠術”,不斷為大腦注入新鮮有趣的知識,刺激大腦擺脫厭倦,維持長時間的高速運轉。

當然,這樣的刺激手段並不能無止境地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