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還奴隸300人,200頭大型獵物,100筐植物類食物和600塊鹽磚。

大型獵物分5年還清,每年180頭;

植物類食物分5年還清,每年90筐;

鹽磚分10年還清,每年440鹽磚。

其中利息是:100頭大型獵物,50筐植物類食物和1000塊鹽磚。”

陸期期笑眯眯地給了祭祀兩個解決辦法,而且將代價說得清清楚楚。

祭祀聽著這些數字,也不由得深吸一口氣,“我和族長可能需要商量一下。”

“當然可以。”

陸期期非常貼心地帶人走開,僅留下鹽土族的人在房間裡。

空閒的時間,她招來剛才在自己身邊學習的椿:“從剛才的交談中,你學到了什麼?”

“在強勢地位,就要利用優勢賺取更多的利益。”

椿努力組織語言將自己的觀點說出來,“其實所謂的談判,都是站在實力的基礎上。強者肆意掠奪,弱者承受剝削。

我說得對嗎?”

“對。”

陸期期點點頭,“這是外交最基本的原則,但它不是外交官的做事原則,一位優秀的外交官最基本的原則是利益最大化。

在強勢的時候,要不留餘地的掠奪更多好處;

在弱勢的時候,也要不卑不亢,爭取減少損失。

既然能坐在談判桌上談,那麼肯定就有拉扯的餘地。

就像我們和鹽土族,我們當然在強勢地位,當然能夠滅掉鹽土族,但是這樣做會讓我們產生大量損失,說不定會讓剛撤離的威爾部落伺機而動。為了防止戰爭後我們的處境過於被動,所以才會選擇談和。

如果此時鹽土族的桌面上坐的是你,你就應該拿著這一藉口和我討價還價,而非掉入我的節奏,我說什麼就是什麼。”

椿聽完嘴巴微張,有些不可思議。

她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角度,甚至對自己有沒有能力擔任這樣重要的工作產生懷疑,“領主大人,這樣重要的工作,我真的可以做好嗎?”

“能力都是練出來的,雖然你現在不行,但你有成為外交官的潛質。努力幹,別讓我失望。另外蜚是一位思想有…有深度的謀士,偶爾有問題可以向他請教。”

“你讓椿學蜚?”

雄霸天聞言懷疑,“你就不怕她被蜚教壞?”

老好人怎麼當外交官?

陸期期沒功夫搭理它,掐著時間推門進入,“你們該做出選擇了,鹽土族長和祭祀。”

鹽土族長看了祭祀一眼,然後回答,“我們選擇第二套方案。”

和她想的一樣,沒有人願意多給利息。

但是鹽土族賠償的東西和這一年周邊部落給他們打了這麼久的工,足夠女媧部落過一個肥年。

陸期期看著爆倉的物資,現在就需要想個方式把東西分到子民的手中。

免費發?

當然不行。

這樣的做法,無異於培養族人的惰性。

大力招工人修路、修學校、挖溝、加固城牆,讓族人做這些基礎建設,然後以水晶幣的方式將物資打包發出去。部落內修好了兩條主幹大道,在冬天之前將學校擴建了6個教室。

這個冬天,只要認真工作的族人,根本不用擔心今年的冬天該如何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