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虧是沒有吃,但要快速吃掉匈奴,難度也很高。

蒙恬等人只能夠慶幸自己沒有立下什麼軍令狀,不然就危險了。

總之他們都開始調整了自身的心態。

然而嬴政坐鎮于軍隊後方之中,對此卻是洞若觀火,毫不意外。

他並沒有怪罪蒙恬等人的意思,只是讓他們放寬心,繼續打,繼續壓制匈奴的潛力。

因為這就是他給匈奴的誘餌。

坐在營帳後,嬴政可以看得出來草原之上那濃烈的氣運,宛若一顆流星般,在最短的時間內,綻放出來最絢麗的光芒。

璀璨而短暫。

匈奴王消耗了草原上的潛力,鑄就了一時的強大。

這一次戰爭裡,匈奴死的人數比以往要多了太多,但也因此而得到了一種彷彿由量變而引起的質變。

有強軍誕生,有人傑出現,在戰爭之中脫穎而出。

因為普普通通的都已經死了。

活下來的沒一個人是普通的。

也只有這一位統合了草原的王者,超凡時代下的天驕,才能夠完成這種操作。

任何單一的部落都玩不起這一操作。

死不起啊!

所以說,匈奴王這一操作,說是匯聚了這一時期草原的所有潛力,也毫不為過。

這是一次豪賭。

也唯有這種賭法,才能夠讓匈奴後來居上,不遜色於更先趕上靈氣復甦的大秦軍隊。

同時也是匈奴由部落向真正帝國跨越的機會。

當然要是集合這麼多力量,最後被幹死了,那也就涼涼了。

對此,匈奴王有著強烈的自信。

他認為大秦不可能反映得過來。

他堵上了自身的一切,而剛統一沒多久的大秦,能夠賭的了天下的一切嗎?

更何況他還有底牌。

總之,雖然心中憂慮,但重新檢閱了各部落聯合起來的強大軍隊後,匈奴王又恢復了自信。

事實也正是如此。

且不說中原經過春秋戰國之亂,在去年還處於恢復期。

就算是而今天下初定,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嬴政也沒有真正舉國之力來應對匈奴。

雙方的目標是不一樣的。

故而付出的物質佔比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