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他怎麼敢的啊!(第2/3頁)
章節報錯
看出來蒙恬的遺憾,嬴政想起來每次上線分享食物的葉凡,心裡已經推測出來答案。
他賣了個關子,說著:“你想讓葉先生加入你的軍隊是不成了。不過在大決戰的最後關頭,你或許可以看到他。”
蒙恬眼睛一亮:“莫非陛下知道葉先生的位置?”
嬴政輕輕搖頭:“只是他答應了會過來,那就一定會過來而已!”
涉及到機密之事,他不願多說。
這跟是否信任無關。
蒙恬也沒有再問。
作為無大過之人,他於此事一向謹慎,不會說錯什麼話語。
領了命令之後,蒙恬開始整理軍隊,接受這片區域。
也是幾乎在同一日,嬴政來到這裡的訊息,被傳遍了這片區域,其他士卒也跟著得到了buff加成。
於是原本被打到下風的秦軍,又重新爆發起來,將匈奴給壓制了下去。
他們並非是實力上突兀變強了,只是士氣上得到了增幅。
這在冷兵器時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當君王親臨戰場,這些士兵的心態是會發生蛻變的,對於勝利的自信心都會提升起來。
不過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這種事。
一般來講,君王別說親臨戰場,就是靠的近一點都不可能。所以儘管是個人都知道,這樣做對於士氣有極大的加成,但正常沒人會去提。
一但翻車,國運都會因此而動盪。
一國繫於一人,既有好處,也有壞處,端看從哪一個角度去看待。
至少目前對於大秦來說,帝制的好處比較多。
嬴政來到北方,放心地將軍權交給了蒙恬和王翦等人後,直接讓他們開戰,完全不擔心自己的安全。
那種從容自信也感染了全軍上下。
而這還是他還沒有上前線的結果。
一但上前線,這種效果還會翻上幾倍,只是王翦等人不想犯險。
一想到正式大決戰後,嬴政可能會親自踏上戰場前線督戰,他們就覺得有些危險。要是匈奴不講武德,到時候來一發暗箭,他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哪怕匈奴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他們也不想去嘗試。
故而在原先計程車卒運用熟練後,確認透過嬴政傳授的方法,確實能夠精準無誤地找到匈奴士卒後,他們開始把前面壓軸的十萬超凡士卒給派了上去。
試探?
不必了。
既然資訊情報上佔據優勢,肯定要趁著這個機會,直接給對方來一記狠的,不給匈奴喘息的機會。
正所謂兵貴神速。
不論是王翦,還是蒙恬,心裡都懂得這個道理。
要將資訊差打到極致。
他們試探對方的話,也會給對方試探他們的機會,這樣反倒會降低原先資訊差所造成的優勢。
更低一層的那些將領,本身是有些猶豫的,就這樣莽出去了,要是中了圈套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