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雖敬天地鬼神,而信人可勝天(第1/4頁)
章節報錯
不同於昨日的疑慮,今日他們都知道這是真正的神聖,擁有改天換地的偉力。
這時候他們至少要有著面對強者的尊敬。
更何況,就在昨日,已經有人獲得了好處。
這裡指的正是嬴政,經過玄霄講解,自然知道了於上神而言,他們之間的交易並沒有誰吃虧之說。
他所重視的一切於神聖而言可能不過舉手之勞。
但對嬴政而言,那卻是足夠讓他突破自身原本命運的機緣。
成道之恩大於天。
換做別的神聖,別說公平交易,他可能連交易的機會都沒有。
故而嬴政很真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感謝。
在群裡,不需要如同現實那般爾虞我詐,嬴政也表現的很誠懇。
嬴政:“見過上神。
萬分感謝上神的幫助,政身無長物,只是對於大秦天下還算有一些掌控力。想聊表心意,為上神立像,歌功頌德。
又怕上神不喜,故而詢問。”
前面在經過與葉凡等人的聊天后,嬴政大抵知道了,自身前面所付出的與收穫或許可能相等的可能性。
然而他還是打算試探一下。
這種事情有一定的危險性。
巨龍哪怕只有一絲絲的可能性要碾死螻蟻,當那可能性發生的時候,對於螻蟻而言死亡率就是百分之百。
嬴政自然相信蘇城是一尊善神。
至少,他對待凡人的態度,相較於神話傳說之中的神聖要和善許多。
但強者的仁慈,絕不是弱者隨意侵犯的理由。
縱觀那些神話傳說,不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有創世神發洪水滅世的傳說。
在那些神話傳說之中,其中往往有人類不堪救贖的緣由。
其實用人話來說,可以有另一種理解,創世神與民同樂是給你臉了,給臉不要臉,那就不要怪創世神翻臉了。
實際情況究竟如何世人自然不能知曉。
但可以確認的是,倘若神話傳說為真實,創世神確實可以隨心所欲,滅世這種事,只有想不想,沒有能不能。
不過就這種天災,東西方的神話史,有兩種不同的解決辦法。
西方有諾亞方舟,躺平任由創世神擺佈,能活多少個是多少個。
東方的文明古國,則是有大禹治水,面對天災選擇了自強不息。
即便在神話傳說之中,依舊蘊藏著人定勝天的思想。
古人可以敬天地、拜鬼神,敬畏大自然那些遠超人類想象的力量,但在面對自然災害時,倘若燒香拜佛無用,他們也會嘗試用自身的力量,去試試這大自然的極限。
那種極為寶貴的精神,為東方的神話增添了幾分歷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