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野心本來就很大。

作為第一個皇帝,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實際統治者,他的野心實際上遠遠不止於此。

只是現實不允許他做更多的事情而已!

而且就目前所能夠了解到的資訊,天下所能夠看到的好地方,都佔領了。

剩下的都是荒蕪之地。

自然算是天下一統。

而現在資訊、資源、技術上都有補充之後,嬴政擴張的想法重新出現了。

而且透過更高層次的理論,嬴政也知道了大秦軍功制的侷限。

這些在更廣闊的資源面前似乎並不是問題。

內部發育幾年,隨後直接打出去,擴張的風險雖然很大,但他並不覺得自己會失敗。

而只要能夠繼續擴張,就有新的土地,士兵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繼續提升起來。

橫掃八荒,統一全球。

就是嬴政眼界開闊後的第一個小目標。

在嬴政把自己的目標說出來之後,下方那些大臣都有點傻了。

雖然修長城這事,也不是所有人都贊同,但是消滅匈奴,他們都不大有這個資訊。

這不是打不打得過的問題。

匈奴又不可能傾巢出動面對面跟大秦精銳硬剛,男女老少齊上陣,不留一絲火種。

真那麼傻匈奴早就沒了。

除了難度以外,還有就是得不償失的問題。

這個時代對北方真沒有什麼開發能力。

面面相覷後,終究是李斯站了出來:“陛下,我等都知匈奴為大秦心腹大患,然而滅絕匈奴之事還需從長計議,切不可操之過急。”

他說的很坦然。

想來依著嬴政對他的信任,應該還是願意聽一聽的。

在李斯之後,剩下的也是一一補充,陳述利弊。

嬴政神色平靜而從容,在他們說完後,方才緩緩陳述道:“匈奴之禍,朕自然瞭解。然而有上神賜予之法,朕有把握在幾年時間之內,徹底掃清匈奴。此事爾等不必擔憂。”

在嬴政搬出來神聖的名義之後,他們都不再勸誡了。

一個能夠在人間行走的神聖,所能夠產生的影響力確實太大了。

即便在神聖沒有實際存在的年代,春秋時期,孔子對鬼神也是敬而遠之。

聰明人不會冒犯觸怒可能存在的強者。

這個時代還是有信仰的,一個人有了信仰,那麼他的心裡也就有了底線。

一個什麼都不相信的人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