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還真是一針見血。”蘇辰嘆了口氣。

如果拋開那些科研、軍事等專用領域,中國的百姓接觸電腦最早可能可能要追溯到80年代初期,那個時候一個廠區能有一臺電腦都是了不起的事情。

而高校這樣的地方估計也沒多少臺。

都當成寶貝疙瘩一樣,進入微機房還要脫鞋,做好各種防護。

電腦這個東西是舶來品,最開始的所謂的學習電腦,無非就是幾個DOS指令集,熟悉一下作業系統,當然最核心的就是學會漢字輸入。

一分鐘能打多少漢字,成為衡量電腦水平的關鍵指標之一。

特別是在聯想的漢卡出來之後,盲打就成為一個必須要掌握的硬性標準。

其實作業系統也就是一些程式程式碼,按照蘇辰現在號召的這些人的軟體開發能力,想要創造出一個作業系統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關鍵在於,想要成功的創造出一個作業系統生態,從很多方面來講還是十分困難的。

這並非一朝一夕,或者簡單一兩家公司就可以實現。

作業系統是一個高度依賴軟硬體生態的產物,微軟對“盜版”現象始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曾經出現為盜版“轉正”的情況。

其實這就是加強市場佔有率的行為,因為只有足夠多的使用者基數,軟硬體廠商還會願意針對你的系統來進行適配。

所以不僅僅是國內,即使在德國、日本這樣科技高度發達的國家,同樣也是沒有自己像樣的作業系統。

現在能與微軟一爭天下的有IBM,在87年的時候,全球最新的頂級作業系統便是由IBM和微軟共同開發的OS2。

進入到90年代後。

由於微軟的精力更多地投在Windows3.0上,而IBM仍堅持支援OS21.3,兩家公司終於分道揚鑣。

IBM推出OS22.0的時候,當時的廣告語是“比DOS更好的DOS,比Windows更好的Windows。”

在之後的使用者搶奪戰中,Windows取得領先優勢,x86的開發者也已開始以Windows作為優先開發平臺,OS2只剩下數量稀少的一些原生應用程式。

雖然OS2在銀行業等行業領域找到一些生存空間,但其使用率仍在逐年下降。

若是Windows95的釋出,OS2就真的要失去空間。

所以,現在要做的就是比燒錢,誰燒的錢多,誰就能獲得生存空間。

周衛接著道:“雖然我對技術不是很懂,但我瞭解微軟是圍繞X86架構,而你似乎不打算走這條路,不知道你打算走哪條?”

“我手上有一家晶片設計公司,以ARM架構做嵌入式的系統。”蘇辰簡單解釋,“雖然RISC架構在某方面確實比不上Intel所主導的x86處理器架構,但另外的領域很實用。

小從硬碟轉速控制、電信基地臺的計算、汽車噴射引擎的控制、音響系統、相機引擎,大到電動機具的控制等等。”

“這麼說的話,其實你已經心裡有數了對嗎?”周衛笑著道,“看來最大的問題還是燒錢,比微軟和英特爾搶先燒出一個生態圈。”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蘇辰說道。

儘管他心裡有數,但實現起來還真的繞不開燒錢這個最關鍵的問題,因為他打算以燒錢為基礎,讓Linux系統掌管著超級計算機和大部分伺服器。

到時候Linux王國的領土絕對可以擴充套件到整個網路系統,在整類似搜尋,購物,聊天等全球數十億人離不開的服務執行在Linux之上,到時候微軟肯定也要跪。

說實話,如果要找一個工具人的話,蘇辰覺得周衛還是很合適。

正如周衛自己說的那樣,他的統籌能力不差,足以勝任當前的統帥。

不過蘇辰還是很認真考核他:“你剛才說最佳化團隊,不知道你要怎麼個最佳化法?”

“現在很多高院高校都參與進來,雖然是在短時間內就組建起一個團隊,但我認為並不利於後期的發展,或者說剛開始都有些不合適。”

周衛說道,“因為這些人是你借用來的,所以還是要想辦法保留自己的程式設計師團隊,將一些不相干的全部剔除,這樣才能讓整個團隊保持積極性。

若是按照他們那套資歷的規矩,估計絕大多數人都不想幹,而且這麼多人參與進來,後期還不好炒人,還不如一開始就做這個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