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曆17年,8月,亞民國完成第1個五年計劃。

亞民國接受了玄律的建議,迅速展開了第2個5年計劃。

一,繼續大力發展農業,預計新曆22年將耕地增加至1億畝。

根據玄律的研究亞民國,還有很多可開墾的地區。只不過以前由於技術的限制,沒辦法進行有效的利用。玄律送來的高耐旱作物,瞬間讓這片炎熱的沙漠充滿了生機。

別說是1億畝了,只要給他們時間,億畝都種出來。

二,加深農業集體化,實行完全計劃經濟,政府統一制定糧食的價格和收購。

也就是玄律所說的剪刀差,工農業產品交換時,工業品價格高於價值,農產品價格低於價值所出現的差額。政府透過調控糧食價格,不斷的壓低收購價格,從中獲取的利潤就是工業化的原始積累。

這時亞民國發展的唯一道路,畢竟他們的體量沒有晨曦大,戰爭能力跟晨曦更不是一個檔次。晨曦擁有至少2,500萬的人口,亞民國只有500到600萬的人口。

晨曦憑藉著國內的礦藏,耗費大量的資金武裝了將近50萬的軍隊,槍械,火炮,機械化步兵應有盡有,甚至已經開始籌備空軍。(活塞式飛機)

亞民國只有10萬左右的武裝軍隊,基本全部都是步兵,只有寥寥幾個火炮旅。

再加上晨曦王國的底子異常雄厚,晨曦女王一個人就相當於玄律的一個裝甲旅。

後勤能力晨曦王國更是完勝亞民國。

亞民國體量小,躲在玄律和晨曦後面勉強能夠自保,讓他們對外擴張是不可能的。當然亞民國也有晨曦所不能比的,那就是對基層的掌控。

體量小,政府高度純潔,不太會出現晨曦那種陰奉陽差的事情。而且船小好調頭,一旦出了什麼問題可以立馬更正。

亞民國穩步發展固然緩慢,但沒有晨曦的種種問題,更不像晨曦政府那樣錯綜複雜。女王,軍隊,超凡者,騎士團,舊貴族,官僚階級等等。

三,增加人口,加強教育和人才培養,初步培養工業化人才。

這一步才是亞民國的最終目的,增加自身的體量,加強教育,為以後的工業化做準備。同時這一步也是最耗錢的,而這個錢就是從剪刀差那裡獲得。

從第2個5年計劃開始,晨曦與亞民國的道路徹底分離。

亞民國只有平穩發展這一選擇,晨曦實際上也只有戰爭擴張這一選擇。

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形式,向前奔跑著,走向未來那場命中註定的大戰。

延緩發展就是落後,落後就要捱打。要麼打倒敵人,要麼被敵人打倒。

思想的戰爭只有贏和死兩種結局。

……

新曆17年,9月,一個髒兮兮的乞丐倒在了青陽特別貿易區的碼頭上,手裡緊緊的抱著一疊獸皮。

在玄律政府醫院的救治下,撿回了半條命,在醫院裡躺了足足一個月。同時藉機將手中的獸皮上交給玄律,透過層層上報,成功地引起了玄律高層重視。

科學院立馬展開相關研究,驗證了該技術的真實性。就像未知的技術的確能讓固有迴廊發生改變,不過這種改變條件極其苛刻,需要耗費施法者大量的時間和精神。

想要把火球術改成激流,需要至少三天的時間,目前不具備任何實用性。

幾日後,學徒204被科學院招聘。

一隻螞蟻登上了觀星臺。

年末,羅浮帝國國師向皇帝進諫,要求法術統一。任何法師和法術應該完全一致,禁止做出改變,便於帝國考和法師的綜合能力。

法術統一諫言透過,帝國法術應當遵循國師制定的法術,所有超凡教育不得有任何的改變,比如火球術就應當遵守八道法術迴廊。

法術要有法術的樣子,而不是搞特立獨行。

此舉引起了帝國施法者的廣泛反對,不過很快就被鎮壓下來。

與此同時,帝國超凡軍隊都被要求學習一樣新法術,一個非常特殊的護盾法術。

具有絕佳的物理打擊抵抗力,防火能力,對於法術的防禦能力只有普通護盾的一半。

……

新曆18年,那一年的雨林非常冷,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血腥味。

北方生產建設兵團正式展開對北方行省的解放工作,再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了一聲,二槍,三殺的策略。

一聲,派人把女王陛下的命令傳遍整個北方,讓每一個住在這裡的晨曦子民感受陛下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