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清晨,之前無為寺的一侍衛帶領數十騎來到崇聖寺,妙生出門相迎,侍衛鞠躬作揖說道:“在下大理內衛長葉禮,先謝過大師和莊公子昨日無為寺救命之恩。”

妙生雙手作十,回應道:“南無阿彌陀佛!”

莊璧南說道:“葉大哥無需多禮!請問今日陛下是否有旨?”

葉禮說道:“陛下與眾多大臣在大理城外蒼山雲弄峰下設有文武宴,陛下請莊公子一起參加!”

妙生說道:“莊公子,陛下既然召你去雲弄峰,你就只管去吧!”

說罷,莊璧南與葉禮一起上馬,往蒼山雲弄峰而去。行至雲弄峰下,這雲弄峰終年雲纏霧繞,如仙似幻。山峰與雲,若隱若現,若即若離。峰下有溪水;溪水從雲弄峰上婀娜蜿蜒流淌而下,色澤如冼如練。行至溪水畔,有一石龜,背上揹著一塊青石大碑,高約八尺,上面刻著三字:霞移溪。

莊璧南為雲弄峰下美景所陶醉,對著青石碑念道:“霞移溪!”

葉禮笑道:“公子有所不知,大理城外的蒼山有十八溪十九峰!”

莊璧南迴應道:“十八溪十九峰?”

葉禮說道:“不錯,前幾日我們所在無為寺是在蘭峰之上,十九峰分別為:雲弄、滄浪、五臺、蓮花、白雲、鶴雲、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聖應、佛頂、馬耳、斜陽。”

莊璧南道:“那十八溪呢?”

葉禮說道:“每兩座山峰之間有一條溪水奔瀉而下,流入去洱海。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為:霞移、萬花、陽溪、茫湧、錦溪、靈泉、白石、雙鴛、隱仙、梅溪、桃溪、中溪、綠玉、龍溪、清碧、莫殘、葶溟、陽南。”

莊璧南道:“果真是奪天地造化之功。”

莊璧南與葉禮,到了雲弄峰下,碧空如洗,只見到一條乳白色的雲帶,猶如盤居在整個蒼山的一條的玉帶。往前走了數百米有一泉水,泉水清澈見底,花香薰人,彩蝶嬉戲。

經過蝴蝶泉後,便看到段正嚴設的文武臺,把這文武臺設在雲弄峰下,也是別出心裁。

葉禮領著莊璧南走近文武臺,一看,臺前有了千斤大鼎,鼎下乾柴烈火。莊璧南見鼎中油鍋沸騰心道:看來方臘也派人來大理做說客了,大理君臣如此安排,應該是擔心有人效仿‘酈生說齊’而又反覆無常,故以火鼎油鍋以作震懾。

葉禮帶著莊璧南見到段正嚴和大理文武大臣,先是對段正嚴行禮。

段正嚴說道:“莊公子免禮!”

文武宴上,段正嚴坐中間,左側坐了四位文臣,右邊坐四位將軍,在四五十歲之間。

段正嚴依次介紹左邊四位文臣說道:“左邊第一位,這是我大理國相國—高量成、第二位大理國大司徒—高泰正、第三位是大理國大司馬—華安、第四位是大理國司空—高明清。”

接著段正嚴又依次介紹右邊四位將軍,說道:“右邊第一位是我大理鎮國大將軍—高智顯、第二位大理國平南大將軍—芮伯、第三位大理國徵西大將軍—高明德、第四位大理國定南大將軍—範芝。”

莊璧南聽道段正嚴的一一介紹後,都行目禮。因為名字太多,沒能一一記住。但他清楚記得:大理八大臣中有五位是姓高。

此時段正嚴說道:“宣明教使者覲見!”

說完,宦官帶了一位四十來歲中年,那中年身著華服,頭戴玉簪、鬍鬚微微、面色黝黑,這正是方臘的三弟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