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魚先捋了捋,看了看自己社交賬號上堆積成山的訊息,一隻手撐起了自己的下巴,這一次全民娛樂戰略一下來,沒想到最直接先波及到的竟然是自己網際網路這個行業,反而是拍電影這些行業,影響的比較慢。

“資本入局,平臺收購啊……,這個味太熟悉了。”

任何一個行業的興起,幾乎符合如下這些規律:野蠻生長期,小資本入局期,大資本入局期。

而盛大現在就是小資本入局期。

其實,林魚早就知道,這必然是會引來真正的大資本入局期的。

只不過沒想到這個大資本入局期來的這麼快。

被這個全民娛樂戰略扇動起的蝴蝶翅膀,直接導致大資本的入局期,提前了!

換而言之,盛大文學被收購,從一開始就是命中註定的事。

只不過現如今,這一切都被提前了。

“盛大文學會死,但起點不會。”林魚喃喃著。

大資本入局的本身,其實是為了掠奪到起點,而不是為了摧毀它,因為這個平臺已經凝聚了這個行業最優質的一批使用者,以及創作者。

所有的大資本要的就是這麼個東西,而不是為了真的另起爐灶。

捏著下巴,林魚看著螢幕,這次資本的大狂歡裡,這些人跑的跑,逃的逃,甚至到了編輯部被挖空,作者被挖空的程度,一副起點要涼涼的樣子。

但現在做了資本後,林魚冷靜來看,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的。

參考了一下自己記憶裡,那個平行時空發生的事,和現在堪稱是一模一樣,林魚仔細思考了一下,立馬就參悟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在那個世界,盛大文學也是如日中天,壟斷這個行業,而那裡的大資本,鵝廠,當時打算入駐,佈局這個行業。”

“也就是打算輕描淡寫,就拿下這個小行業裡的巨頭,盛大文學。”

“後來,盛大文學就被拿下了。”

當時粗一想,好像是挺理所當然的,鵝廠的體量,百倍盛大都不止,拿下你盛大一個下屬的盛大文學,你有脾氣?

但是現在開始做了公司之後,林魚發現就不是這樣的了。

我是小。

但我就小到只是一個個人,我就不想賣你,伱能奈我何?

舉個例子,譬如當時的盛大文學價值20個億,你要買,我開價200個億。

少一分錢我都不賣。。。我憑什麼賣啊,一個行業獨一檔的巨無霸,現金流印鈔機,我從來就沒想過要賣掉它。

你想買,我就賣啊。

我就要兩百個億,你除了掏錢,能奈我何?

好比林魚手上有《墓地邂逅》的電影樣片,假設華策覺得好,打算買下來。

你便是華策身為秦州的五大電影公司之一,我林魚只是一個個人。

我就不賣你,你能咋樣?

而當時,鵝廠就是拿盛大一點辦法和脾氣也沒有,如果你真掏了200個億買,等於直接淨虧180億。

這個世界上就沒有這樣做買賣的。

哪家的職業經紀人是這樣幹活的,建議直接開除。

無腦的神豪才那麼寫。

那正常應該怎麼幹呢?首先準備兩年的時間,次之,先成立一家平臺,然後出錢,挖空對方的編輯組,挖空對方的核心作者群。

你出一個,我挖一個,你招一個,我挖一個。

挖個編輯才幾個錢?

從月薪一萬,開到月薪三萬,足夠挖了吧?一年才支出30萬,等於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