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生存的智慧(第1/2頁)
章節報錯
今年開春,陳家村對比往年,明顯的荒涼了。村裡明顯少了很多人。
聽村長陳七兩說,這次打仗,又有幾戶倒黴人家絕戶了。還說他們那幾家除了一個老孃在家,家裡的婆娘閨女早就被北方來的兇人搶走了。
而他們都是背時的,跟著王將軍計程車兵能回鄉,跟著其他將軍的只能往南跑。
依照他的估計,那些人這輩子八成是回不來了。
這回不來的,不就成了絕戶?
聽到這樣的事,陳飛燕的腦子裡不由得想到自己讀書時,所背過的那首漢樂府詩。
這詩通俗易懂,肯定是一位讀過書的人寫的。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出門在外當兵一輩子,臨到快要死了才得以回鄉。然而此時的他,已經無父無母,無兒無女,親戚朋友們早已是死的死,散的散,出了五服的族人們也都不認得他了。
那種人生的孤寂淒涼落寞,陳飛燕當時讀書的時候,體會的不深。
可以這樣說,當年的她,甚至沒有什麼感覺。
然而這年,她跟著自己丈夫還有兒女們,還有丈夫哥哥一家回鄉時,她竟然有了一種近鄉情怯之感。
回到自己那破破爛爛的茅草屋後,她這將近五天的時間裡感覺有些不真實。
陳毅軒對此的感觸也頗深。
戰場上殺人後,他心裡很難受。後來,他一直竭力保全自身。終於平平安安回到家後,他也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
他這樣的小老百姓活著,可真難啊!
想到了自己也在這樣下去,真的很危險,陳毅軒就每天早睡早起,在家裡暗暗的下功夫努力讀書。
哪怕他這會兒跟著一家人在田地裡播種,他心裡都惦記著今天早上背的那些文章。
陳毅軒有個很深刻的想法。
他覺得自己爺爺當初跟他說的,萬般皆下品,我有讀書高,這句話說的太有道理了。
士農工商,士,終究是比其他人高一等。
他如果目光短淺,對自己現狀感到滿足,覺得自己也在軍營裡頭當一個百夫長那樣的小頭頭就已經很好了,那他以後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
因為他自己當兵打仗,永遠都只是那些大人物眼裡的炮灰。
他提著自己的人頭過日子。本來軍營的待遇就不好,上面各種貪汙受賄,吃拿卡要,換水摸魚,中飽私囊,自己的軍餉一年也就一兩銀子。
就這點銀子,上面的人就想讓他替他們賣命?這絕無可能。
如今他們家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只有一個了。那就是他儘快的考取功名,哪怕他這輩子只考到秀才,他們家也算是改變自己的階層,改變自己的命運了!
抱著這樣大的決心,陳毅軒瘋狂的讀書。
陳飛燕見他每天又是讀書,又是帶著家裡的男人們在外面耕二十畝的地,她心疼的不得了。
做這麼多的事,幹這麼多的活,那可是需要能量的。
她要是不給他加強營養,他的身體怎麼撐得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