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咱們家養的幾頭豬也快要兩歲了。公豬和母豬一配種。一頭母豬一胎就能生下十幾頭小豬呢。到了那個時候,咱們家就可以抱著小豬到縣城賣了。”

“縣城的飯館應該會收小乳豬的吧?畢竟烤乳豬是一道名菜……”

說起這些事來,陳毅軒陳飛燕兩口子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家裡人聽這些事,也是聽得津津有味的。

陳飛燕見他們都挺高興的,她又說了:“明年開春後,咱們就多種點黃豆!”

“順便種點綠豆。”

“麥子啥的,咱們也種十幾畝。高粱,其實也好吃。咱們家也種上一些……”

陳毅軒聽到這裡的媳婦絮絮叨叨的他心裡一點都不煩,他反而覺得日子過得特別的充實。在他眼裡,這就是一種幸福。

他認真的聽著,時不時的點個頭。有時候還張嘴,附和幾聲。

坐在一旁的二兒媳婦,聽見陳飛燕自己給自己畫的各種大餅,她聽了後,也是心花怒放,充滿了希望。

孫大姑這段時間以來,天天都是高高興興的。

她心裡一直都覺得,自己能嫁到這個家裡,實在是她走了大運了。

在這老陳家,她日子過得極好極好的。

比她以前在前夫家,在她孃家要好得多了。

在孃家在前夫家裡,她不可能一日吃三餐,她以前最多一天兩頓,有時候是一天一頓。

如果沒有遇到風調雨順的時候,她兩天吃一頓的時候都是有的。

然後在這裡,她天天都是三頓。

家裡的婆婆掌勺。

婆婆這個人特別的大氣,做飯特別的捨得油,捨得米。

而且,她把日子過得特別的講究。飯前便後都要洗手。

想到婆婆說明年開春要種那麼多地,孫大姑便突然插著嘴說了。

“婆婆,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兒。”

“我爹還有我弟弟們一直都在碼頭幫陳家扛包卸貨嘛,前段時間他們就得到了一批棉籽。一直都被我藏在其他地方的。婆婆,這棉籽你要不要?”

陳飛燕聽到還有這種好東西,一雙眼睛都亮了,她十分激動的說道。

“要要要!我要!”

“這棉籽是可以用來種在地裡的吧?”

“我沒想到咱們這裡會有棉花哦?”

“要是咱們地裡種上七八畝的棉花,以後咱們紡紗織布啥的就會更好了,到時候,我們一家人就穿棉布衣,再也不用穿這種麻布了。”

陳毅軒聽到這話,就笑了。

“媳婦兒,你不要太激動了,你要多想想自己肚子裡的孩子。”

“種棉花的事情我還得多問別人,我也不知道咱們這裡能不能種棉花,這個事情還得多問問咱們的村長,才知道……”

陳飛燕聽到這話,就直接打斷了他:“當家的,我們這裡肯定能種棉花的,只是絕大多數的人覺得種棉花沒有種糧食來的實在,所以都不想種……”

“你到時候一定要找村長多問問,把種棉花的注意事項都弄清楚,等咱們一家人都種出七八畝的棉花來,到時候我們家又可以發一筆小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