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他好我好大家好(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毅行汪盈盈兩口子的謀算,陳飛燕這邊根本就不知道。
哪怕她知道了,她只會忍不住的笑出聲。不會放在心上。
她以前是學過不少的歷史的。
古代底層的讀書人考取功名,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終生考不起舉人的,多的是!
終生考不起進士的,那就更多了。
歷史上有名的落榜生,比如說唐朝的秀才黃巢,清末年間太平天國的領導人洪秀全,……就是考不上舉人級別的功名,當不上官,才轉戰其他巷道,選擇當起義領袖。
陳飛燕曾經也想過,自己家裡以後的條件如果變好了,真正有錢,不愁吃,不愁穿了,她也要自己的孩子們讀書。
然而,等到她找自己現在的丈夫各方打聽了之後,她就慢慢的打消了那個念頭。
古代的讀書人,太耗費錢了。
一本別人抄寫的書,比如說,薄薄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就得花一百多文錢。
哪怕自己去抄書。這筆墨紙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狼毫筆很貴。
二手的至少就得三百文。
新的狼毫筆則根據筆桿子的材料,至少要賣一兩銀子。
……另外,送孩子去私塾讀書,還得四處託請,到處打點。有人擔保了,才會有師傅收。
之後,他們年年都得給孩子交上一筆束脩。十斤肉,八斤糯米,六斤雞蛋,四斤紅糖,兩斤面,一斤紅豆,半斤棗。
光是這筆費用,差不多要花二兩銀子錢。
要是兒子讀書有出息,等他讀了十年八年能上考場了,還得出差不多十兩銀子的各項費用,譬如說請師傅的聯保錢,給官府交的報名費,出行費,伙食費,打點費……
讀書樣樣都是錢,縣城裡那些開藥鋪開油鋪的,都不一定能夠供出一個讀書人來。
除非是那種家大業大,有祖屋,有大片良田和山林的地主。
而這些人在那些真正有權有勢的上層人看來,不過是泥腿子出身的耕讀之家。算不了什麼。
思及此,陳飛燕突然心事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在古代社會,底層的男人或者女人,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自己的階層,也不容易呢。
除非有大機遇,遇到自己真正的貴人。
陳飛燕從小就聽說了,北宋年間有一位皇后劉娥,以二婚、歌女舞女打花鼓女、還沒有自己親生兒子的身份,成了比自己小几歲的皇帝丈夫的皇后。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劉皇后的前夫龔美,還沾上她不少的光。
他先是被劉皇后的丈夫皇帝親自賜了“劉”姓,從而他改名為“劉美”。
後來他本人也被皇帝親封為大將軍,有了爵位。
而他早些年還沒出四川時,跟他正妻生下的兩個兒子,後面也成了將軍。更成了劉皇后的孃家人。
想到這,陳飛燕就下意識的看了看自己身旁陳毅軒的身材。
這男人長得人高馬大。
收拾乾淨了還挺俊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