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的三月初十。早上應該還沒到五點鐘吧,陳飛燕就摸黑起床了。

她起來的早,陳毅軒幾個起來的更早。

陳毅軒讓陳小一小二小三幾個,都吃了早飯後,他就揹著揹簍,帶著他們出門去了。

看著他們父子四人衣衫單薄,慢慢遠去的背影,當了好幾年律師的陳飛燕,差點就流了淚。

她以前跟一些拿不到工資的農民工免費打過官司,有些人確實很窮,家裡的負擔也特別重。

她那會兒還想著,怎麼越窮的越生,越生的越窮。

來了這裡之後,陳飛燕突然明白,這事兒也不能怪他們。家裡窮的,多生幾個就是多幾份勞動力。

古代有徭役。他們每次出去服勞役,就得連著做好幾個月。而且,朝廷一旦與北方的其他國家的人打仗,他們每家每戶還得出幾個男人,出去服兵役。

古代人醫療水平不高,得病了連抗生素都沒有。感冒發燒了,只能靠自己身體苦熬。

陳小一的一雙耳朵,就是他八歲時,發高燒時燒壞的。

陳飛燕在家裡繼續忙著編織草鞋,教閨女算數。

另一邊的陳毅軒,則帶著三個兒子,在下午兩三點時,終於走到了八十多里山路外的縣城。

這座縣城雖然是黃土牆壘的,但它氣勢恢宏,歷史悠久。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進了外城兩座城門,陳毅軒一行人就看到人來人往的人群。

這裡有小商販大商販,有衣著打扮光鮮的讀書學子,也有衣不蔽體的農民,更有滿身膿瘡頭頂雞窩的乞丐。

陳毅軒沒時間耽誤,去了一家名為“同德堂”的藥店。進去後,陳毅軒就直接問了裡面的掌櫃。

“掌櫃的,你們家要不要馬蜂窩?”

掌櫃的詫異的看著他,“你有?”

陳毅軒點頭。“不多,就五六斤的樣子?也不知道你們家收不收?”

同德堂掌櫃一聽這話,立馬就來精神了。

“收收收,不過,這馬蜂窩能賣出什麼價,得看你手裡的是個什麼樣的。”

陳毅軒從裡頭挖了一點給掌櫃看,又瞥見藥店外頭還站著三個揹著揹簍的孩子,他靈機一動,就報了個不好不壞的價。

“你這馬蜂窩子看著還行,我每斤給你十文大錢。你賣不賣?”

陳毅軒聽到能賣這個價,當即就露出一點笑意,點了頭。心裡更是暗想,這大藥房不愧是大藥房,給錢就是公道。

“賣賣賣,掌櫃的,我們賣!”

說著,就把揹簍慢慢放了下來。

店裡的藥童走過來,給他背來的蜂窩子稱重,報了四斤八兩後,他就準備去拿錢。

然而,陳毅軒對著藥房外面的三個兒子招手,他們幾人進來後,也把揹簍放下了。

陳毅軒就指著另外幾個揹簍裡頭的馬蜂窩,讓藥童也稱一下。

掌櫃的見他一下子能帶這麼多,他就好奇的問了,“你們都是哪個山裡的採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