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身上的膘非常非常的少,如果沒有小麥大米小米這樣的東西做主食,一頓吃三碗魚半個小時就會消化下去。

今天晚上的飯,陳飛燕還是用瓦罐燉了魚,燉了蘿蔔,還在裡頭搞了一斤多的野兔肉。

熬成糊糊狀了,她就分給全家人吃。

跟往常一樣,家裡頭的頂樑柱——陳毅軒,被分了最多的肉糊糊。

他連著喝了三碗,就對著自己跟前的陳飛燕說了,“媳婦兒,咱們家是不是得出去換鹽了?”

陳飛燕點了點頭,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我打算讓小一他們兄弟幾個,明天就去我孃家一趟。咱家這回過去,就給他們送點蘿蔔,還有幾條烤魚。”

在古代這種生產力極端低下的農村,看望坐月子的產婦,送上半斤的黑糖,都是特別重的禮了。

陳飛燕要自己幾個兒子去她孃家,還帶蘿蔔和烤魚,不算寒磣。

於是,陳毅軒就點了點頭。

“家裡的這些事,我知道你心裡都有數。隨你安排。”

身體虧空的太狠了,陳毅軒跟這個媳婦兒說話也沒說多久,他就感覺到精神不濟,又累了。

陳飛燕餵了他半碗魚湯,就讓他趕緊的躺著多,歇一歇。

吃飽了多睡一睡,身上再發幾回汗,這病啥的,應該能好轉的。

……

一夜無夢,第二天大清早的,陳飛燕一家人都醒來了。

陳飛燕做飯、編織,陳小一則從河邊又搞了將幾條三五斤重的大魚回來。陳小二還搞來了一草籠子的螃蟹和龍蝦。陳小三更是抓到了一個大水魚。

能進嘴裡的肉都是糧食。陳飛燕把幾個兒子搞來的魚蝦螃蟹,全部都收拾了。

家裡沒有油沒有鹽,沒有鐵鍋,只能跟蘿蔔一起燉成糊糊菜。糊弄一下肚子。

一家人吃飽喝足了,陳飛燕就又開始一邊說一邊用雙手比劃,今天去她孃家一趟,換半罐子鹽回來。

陳小一聽不見,但他會說一些簡單的話。

陳小二聽得見,但他張開嘴,沒辦法說話。

至於陳小三,他又聾又啞,一雙眼睛睜得大大的,只看見自己的娘和大哥二哥,在那裡不斷的比劃著動作。他不斷的猜測著自己的娘和大哥二哥的意圖。

很快,陳小一就明白了,原來家裡沒鹽了。

陳小二更是知道了,他們今天必須去外婆外公家一趟。找那邊的親戚換點鹽回來。

於是,幾兄弟之間也相互比劃了一通之後,他們就穿著昨天的那一身草衣草鞋草褲,揹著裝了一半蘿蔔的揹簍,懷裡塞了幾條烤的有點脆乾的魚,一起出門了。

陳飛燕站在門邊,久久的看著他們消失不見的背影,心裡有些擔心。

這幾兄弟這次出遠門,也不知道能不能把事情辦好。

以往家裡沒有鹽吃了,都是陳毅軒親自上她孃家那邊換的……

……

古代的落後山村,是不可能有水泥路的,只有山間小路。

那些小路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特別的不好走。

陳小一在三歲時,家裡的條件還沒有這麼困難。他每年都會跟著自己的父母,上外婆外公家走親戚。

後來等他懂事一些了,他更認得去外婆外公家的路了。

從家裡到外公外婆家,如果快步走,是要花一上午的。陳小一幾兄弟從早上天不亮,走到了臨近下午。

他們三兄弟剛剛一到外公外婆家,就看見自己的個頭大的大舅媽,拿著一個扁擔打他們瘦弱的大舅舅。家裡的其他人都在拉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