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陸天碩之死(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陸天碩一直忙到深夜,才回到廠督衙門府。
聖典過後,這位東廠的廠督,成為了京城中最炙手可熱的權貴之一,尤其是薛應雄死後,整個錦衣衛都歸東廠節制,讓東廠的權力幾乎登上了巔峰,現在的京城,除了皇帝陛下、還有乾爹趙公公,其餘人他根本不會看在眼中。
所有進京述職的大臣,無論品階高低,來到京城的第一件事,都是拜謁陸天碩。
誰又能想到,半年之前,這位陸公公還只是京城中的一個叫花子?這種人生大起大落的感覺,讓他生出了一種痴迷的錯覺。
陸天碩認為,這些是他拼命換來的,也是應得的。
他正在忙兩件事,一件事是皇帝陛下除夕夜定國寺上香之事,薛應雄死後,行程的安排,安防的負責,也都落在了他的頭上。這是皇帝陛下對自己的信任,也是皇帝陛下的恩寵,唯一的可惜的是,他現在是個閹人,否則說不定還會給他封官拜爵。
另一件事,則是左清檯案的收尾工作。在陸天碩看來,左清檯這種御史,放著好好的差事不去做,偏偏跳出來彈劾趙公公,這分明是螳臂當車、以卵擊石的舉動,俗話一點就是傻,趙銓是什麼人,司禮監大太監,陛下身邊的紅人,左清檯這小子去彈劾他,純粹是吃飽了撐的。所以在處理這個案子時,陸天碩的選擇沒有任何猶豫,只用了三日,就把左清檯定成了謀逆,以東廠的手段,偷竊、撒謊、栽贓、陷害,對他們來說只是新手拿來的事,深得羅織經精髓的他,又怎麼會放過這麼一個機會?
官升得太快,權來得太大,必然用了非常手段,所以陸天碩也得罪了很多人,結下了不少的仇家。
他也明白,他走的是孤臣路線,必然會得罪不少人,結下不少仇家,所以每次出行,他都會帶上足夠的兵馬,還有東廠的精銳高手隨行,來維護他的安全,而他當上廠督這半年來,所經歷的大大小小的刺殺,也不下於十多次,可是,都沒有得逞,不過也正是這些,讓他養成了謹小慎微的習慣。
廠督府,是唯一讓他放心的地方。
除了銅牆鐵壁般的防衛力量,陸天碩還斥重金打造了一間安全屋,陸天碩的睡眠不好,疑心又重,所以有了這個安全房之後,幾乎每天都會在裡面休息。
這個房間,四周有三十六名守衛日夜不間斷守護,木屋的夾層中,有一寸厚的鋼板,而且還有機關一旦有人闖入,按下機關後,整個房間就變成一個堡壘,處於一種與世隔絕的狀態,哪怕是幾千兵馬,也攻不進來。
安全屋建成以後,他曾經花重金請了三十名江湖上的高手來攻打,無論是強行闖入,還是水淹火攻,根本傷不得這個房間的分毫。要知道,這個安全屋的花費,將近百萬兩,而皇帝祭天的長生塔,最終也不過花了五十萬兩而已。
如果你認為他只是為了單純的防刺客,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是一個極有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的人,如果將來有一天,他忽然失勢了,憑藉這個安全屋,他也可以躲避朝廷的追殺,因為安全屋的下面,還有一條地道,可以逃出京城,真到了那一天,他也可以安然無恙地離開京城。
知道這個秘密的,除了他自己,也只有他的幕僚兼軍師白守濤一人而已。
偏廳裡,擺著三十二道菜,八冷八熱、八葷八素,而這也只是他的宵夜而已,皇帝信奉黃老,但他卻極盡享受,衣食住行的牌面極大,據說,這個還是參考了當年江南轉運使謝芝華的排場。當然,他與謝芝華並不相識,但住在江南鎮時,卻對謝芝華的奢華嚮往不已,如今他也做到了。
望著一桌的菜,陸天碩卻沒有一點胃口。
相反的,他有一肚子的火氣,因為在商議皇帝的行程之時,趙煥這個老不死的
,又跳出來跟他唱反調了,對他安排表示不滿,又指責他排場太大,浪費民脂民膏,接著又擺出一番大道理。
你跟他講安全,他給你講國庫超支,你跟他講錢,他又跟你講聖人禮儀,你跟他說禮之時,他又來說祖宗法制。
這讓他十分不爽。
整個內閣,七位大學士,除了趙煥,其餘六個人幾乎都向他靠攏。
當然,朝政的事兒他不懂,也不想管,但老子的事兒,內閣你必須得配合。沒錢,是你內閣的事,不按我的規矩辦,那就是不識抬舉了。趙煥就是那個不識抬舉的人。尤其是在處理左清檯案時,趙煥甚至指著他的鼻子罵他禍國殃民。
都是給皇帝辦事,就你清高,你了不起!
想到此,陸天碩惡狠狠道,「總有一天,我會收拾掉那個老不死的!」
白守濤道:「大人息怒,趙煥是三朝元老,在朝中門生遍佈,不是左清檯那種人能比,時機未成熟之前,還是不要得罪於他!」
陸天碩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不過這口惡氣不出,他意難平,想到此,他一拳狠狠的砸在了桌子上,「總有一天,老子要報這個仇!」他本想說出此仇不報非君子之類的話,奈何腹中墨水太少,只得將這口氣灑在桌子上。
八道菜掉在了地上。
白守濤使了個眼色,連忙有人上前打掃乾淨。
整個京城中,除了趙煥,另一個不給他面子的,自然是諸葛賢餘莫屬了。
諸葛賢餘不過是個登聞司提司,還有個六扇門總捕頭一職,對陸天碩很是不屑,但卻從來沒有招惹過他,也從未來府上拜謁過他,可是不知為何,陸天碩看到諸葛賢餘,內心中總是有一種懼怕的感覺,這種感覺,哪怕是在面對六部尚書,面對大將軍邱懷仁時,也未曾有過。
而且還有一句話,就是乾爹趙銓也曾叮囑過,不要去招惹諸葛賢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