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特殊安排(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月初八夜,諸葛賢餘被請到皇宮中,商議了一夜。
初九日一早,諸葛賢餘回到六扇門時,已是滿臉疲倦,他一夜未睡,稍微梳洗一番,又召開了全體六扇門會議,對即將到來的陛下壽典進行安排和部署。這場壽典,從去年已定下,是近年來的頭等大事,無論是皇室還是各大衙門,都在為即將到來的聖典作準備。
登聞司負責這次出行的安全排程,統籌禁軍、神機營、東廠、六扇門、兵馬司等各衙門,所以除了太子之外,他算是最忙的人之一。昨夜宮廷會議一結束,他便馬不停蹄回到六扇門,傳達會議精神。
一是要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從行程、出行路線、祭天大典等,幾乎安排到了極致,甚至每一步踏在哪裡,都有講究,陛下在路上見到的每個人、遇到的每一件事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二是要做好安全保衛工作。這一塊是重中之重,也是其他一切活動的前提。如今,朝廷、軍方、內廷幾個部門聯手,早已將京城中的人篩過了一遍又一遍,排除掉一切不穩定因素,由六扇門下轄的登聞司居中排程,並負責應急處理工作。
三是要做好保密工作。皇族的事無小事,最近皇宮中發生了幾起洩密事故,宮裡的閉門議事的內容,竟成了老百姓茶餘飯後的佐料,這讓陛下大發雷霆,所以這次聖典,所有人都要把嘴巴管住,以免有心之人,從一些蛛絲馬跡中嗅到不尋常的資訊。
傳達完畢,諸葛賢餘在登聞司成立了指揮部,禁軍、東廠、神機營、兵馬司都安排人進入行動中心,確保各項行動命令能及時準確快速的下達。七大提司,也都臨時借調到中心,將各項工作一一安排後,又舉行了誓師大會。
會上,範小刀、趙行並沒有安排任務。
會後,兩人被諸葛賢餘留下。
諸葛賢餘道:“六扇門之中,你倆人武功最高,應變能力又強,所以我給你們另派了任務。”
這次聖典,重視度極高,作為六扇門中的後起之秀,肯定不會讓二人閒著。只是,有些話,不方便在會上說,所以單獨留下二人。
趙行道:“大人請吩咐。”
諸葛賢餘道:“這次聖典,成立了應急處理小組,由你們二人組成,直接聽命於我,向陛下負責。之前,給你們登聞令,正是出於這個原因。”
範小刀問,“這個應急小組,又需要做什麼?”
“什麼都不需要做,什麼又都要做。”
這句話相當於沒說,不過,太子殿下說過,諸葛賢餘是陛下身邊最信任的為數不多的幾個人之一,如此安排,必然有深意,於是問:“大人能不能明示?”
諸葛賢餘道:“如果不出事,什麼事都不必做。如果出了事,無論哪個環節,都要你們出手。所以,無論出行,還是祭天大典、還是皇宮夜宴,都要你們全程跟隨,以應付突發情況。”
趙行道:“安排如此縝密,還會有突發?”
諸葛賢餘道:“沒有突發情況,這次豈不白出行了?”
趙行見他意有所指,恍然道:“我明白了。”
諸葛賢餘看中的是二人的武功、膽謀,兩人辦案追兇,不會受制於制度的條條框框,所以物盡其用,來做應急處理,再為合適不過。“現在京城中局勢不明朗,明裡暗裡,都暗中較量,這段時間,已經處理掉了幾個想要在聖典上搞破壞的陰謀,但是有些事,終究是防不勝防,明面上的佈置,自然有人去做,但是暗中還是要防患於未然。”
“具體權責呢?”
諸葛賢餘道:“只要有危及陛下安全的事,你們可以持登聞令,先斬後奏。”
這登聞令的許可權,有點大啊?
諸葛賢餘又道,“昨夜,陛下密旨,命許虎十萬大軍,駐紮在了城外。”
許虎,京畿二十六衛大將軍,是軍中的實權人物,因當年鎮亂有功,被封為安國公,與靖國公薛應雄、威武大將軍邱懷仁、徵西大都督柳貴、定北大將軍薛成、安南大將軍劉平,並稱大明六甲,也是軍中威望最高的六個實權代表。
平日,許虎駐紮在京郊燕山一帶,為人低調,不經調令,幾乎從不外出,只有遇到緊急情況,如戰亂、政`變等情況,才會駐紮京師。就連當年宋金剛事件,京城流了那麼多血、死了那麼多人,也沒有調動許虎。
沒想到,這一次壽典,竟把他搬了出來。
範小刀驚道,“這是要發動政`變啊?”
諸葛賢餘看了他一眼,“你在這麼口無遮攔,出了事,我可保不了你。讓許虎將軍駐守城外,是為了以備後患。”他分析道,“最近京城人員流動管控如此嚴格,可是卻多了一些來路不明的江湖中人,兵馬司、神機營抓了一些,可是問不出有用的訊息,只是說陛下壽典,百年不遇,前來觀禮,為陛下祈福。”
事態,怕是比想象中嚴重啊。
“人呢?”
“他們身上沒有兵器,問詢無果後,也都把他們放了。”
範小刀笑道:“怕是故意放的吧?”
要知道,最近京城中各大衙門,寧肯錯抓,不能誤放,哪怕偷雞摸狗的扒手,抓到後也都關押在京城中四座大牢中,等聖典過後集中處理,這導致了京城牢獄之中人滿為患,可是這些人來路不明的江湖人,卻如此輕而易舉的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