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一個大案,正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一個叫牛力的流浪漢,卻來投案,將一切罪名攬了下來。

段江流躲過了一劫。

卷宗室內。

趙行、範小刀與顧大春正在重新研判當年的卷宗。

此案疑點有三。

一是兇手牛力,揚言殺害了呂家滿門,但具體殺人的經過,幾次口供,完全不一致,所用的兇器,一會兒說是劍,一會兒又說匕首,多次出現漏洞。

二是家丁呂二,起初表示親眼看到殺人兇手是身穿白衣的段江流,可是過堂之時,卻忽然改了口供。

三是段江流的不在場證明。有三名目擊者表示,案發當夜,他在秦淮河上喝花酒,並且晚上在那邊留宿,一直到次日開堂。可是,詳細對比口供,時間上有所出入,並不吻合。

由於這些卷宗,是譚時飛命人整理,肯定做過了手腳,要想找到當時真相,只能對上面的證據重新調查,兇手牛力,早已認罪伏法,關鍵的證人,就是家丁呂二,還有那三名目擊證人。

趙行是老刑偵,看完卷宗後,搖頭道:“就算找到這些人,想要翻案,並不容易。”

範小刀笑了笑,“顧捕頭,這裡沒有外人,你也別藏著掖著了。”

顧大春這才掀起衣衫,從小腹上解下一個牛皮封,取出了一份文書。

“這麼嚴實?”

顧大春道:“自從拿到這份證據後,我一直隨身帶在身上,就是晚上睡覺,也不曾解下。”

開啟之後,是一封“投名狀”。

立狀之人,正是大江幫的段鴻飛、漕幫陳豹,還有譚時飛。

當時,段江流犯事之後,段鴻飛雖然有錢,卻沒有門路,於是找到了同為八幫十會之一的漕幫陳豹,當時陳豹剛與謝芝華搭上關係,需要一筆銀子,而段鴻飛則送上了這筆錢,懇請漕幫陳豹幫忙平事兒。

漕幫當時剛開始崛起,在江南武林一哥地位並不穩固,陳豹趁機以此事要挾,要求大江幫暗中效忠漕幫,並且聽從漕幫的吩咐,陳豹命段鴻飛將事情的真實經過如實記錄,並簽字畫押,作為控制大江幫的把柄,而且譚時飛也在上面簽了字。

從此之後,兩個幫派、一個六扇門,官商勾結,在謝芝華的保護`傘下,如魚得水,逐漸崛起,成為江南第一大勢力。而這封“投名狀”,一直藏在漕幫的總舵之中。

本來這份投名狀,只有三人知曉,就連段江流都不知情。

後來有一次,譚時飛在漕幫喝酒,醉酒之時,與陳豹產生了口角,說出了此事,當時,顧大春安插在漕幫的一個兄弟,聽到了此事,幾番查證之後,知曉了藏投名狀的地方,就在漕幫總舵的密室之中。

棲霞山攻打天麻幫之時,範小刀跟顧大春提前通氣,天麻幫的眾人,早已潛伏在了漕幫四周,後來漕幫覆滅,樹倒猢猻散,漕幫總舵也亂做一團,漕幫弟子,開始搶奪總舵內的金銀細軟,四處逃竄,而這份投名狀,也順理成章的落到了顧大春手中。

陳豹一死,大江幫控制了漕幫,段鴻飛知道,漕幫之內,有這個隱患,於是派人對總舵四處搜尋,卻一無所獲。

今日謝愚重新審理此案,又讓段鴻飛生出了疑心。

莫非,六扇門有找到了這樣東西?

自從控制漕幫之後,他多次旁敲側擊,可是沒有一人知曉此事,譚時飛、陳豹已死,知道此事的人,也只有段鴻飛,可是看範小刀他們如此信誓旦旦,心中隱約有些不安。

“幫主,你要找的訟師,在前堂候著了。”

段鴻飛吩咐管事,要找金陵城內最好的訟師,來替自己兒子打這場官司,所以管事也沒有閒著,直接將金陵城三大金牌大狀請了過來。

前堂。

段鴻飛打量著三名金牌訟師。

第一人,生得伶牙俐齒,臉長嘴尖,如一馬猴,人送外號“鐵齒銅牙”方堂竟,擅長詭辯,擅長抓細節,能將死的說成活的,黑的說成白的,控場能力極強,出道以來,無一敗績。

第二人,個子不高,寬臉盤,目光如炬,江湖人稱“審死判官”宋人傑,擅抓細節,邏輯縝密,能在堂辯之中抓住對方的漏洞,予以反駁,在兩廣一帶,十分有名,號稱天下第一大狀。最近剛好遊歷江南,遇到此案,被漕幫的人請了過來。

這兩個人的大名,段鴻飛早有耳聞,心中拿定了注意,無論什麼代價,都要將二人請過來,替他兒子打官司。

至於第三人,其貌不揚,形容猥瑣,口齒不清,腦袋似乎也不太靈光,名字也普通,姓李名二。

段鴻飛打量著他,“你有什麼本事,給你一盞茶功夫,說服我錄用你。”

李二嘿嘿一笑,“我衙門裡有熟人兒,謝知府是我小舅子,衙門師爺是我拜把子兄弟,仵作是我連襟。”

段鴻飛一拍桌子,“就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