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大道之爭在於力(第4/4頁)
章節報錯
半個時辰後,那位姓羅的梅花劍派弟子,性命算是保住了,不過代價卻是鋸掉了一條腿,那女子上前,哭泣道,“羅師兄,是我害了你!”
那羅姓弟子安慰道,“小師妹,出門在外,江湖險惡,禍從口出,以後可要注意一些了。”
範小刀來到院中,與那彭遠力交談。
原來,梅花間派此次來巢州府,是受邀來解決一場江湖恩怨。這座巢州城內,有兩大武林家族,林家和屈家。這兩大家族,雖在江湖上無法跟那些大家族比肩,但在本地還是頗有名氣。
林家以劍著稱,屈家則是用刀世家,都在一個城內,兩家之間素來有些恩怨,數年前,為了化解恩怨,林老爺子將次女嫁給了屈家三少爺,成了姻親,倒也相安無事多年。
屈家的三公子,喜歡在外面沾花惹草,養了一個外室,林家的女人善妒,派人將那外室的腿打斷,惹怒了屈家少爺,一怒之下,將妻子休了,並將其在城內廣為傳播。
這件事,一下子點起兩家的火氣,本來就有些恩怨,結果半年多來,兩家爭吵不休,告到了官府,知府大人誰也不肯得罪,以清官不理家務事為由,不肯接案。
於是兩家決定,兩個月後,雙方用最江湖的方式,來解決這場恩怨,從而為自己家族爭回臉面。兩家雖在巢州,但江湖上朋友都多,他們廣發英雄帖,各自邀請朋友前來助陣。
梅花劍派早些年與林家有些淵源,於是也特意前來助拳。本來,兩大家族,在本地都有根基,邀請武林同道前來,不過是站臺主持個公道,並沒有真正出手的打算,可是彭遠力的小師妹,說話刻薄,惹怒了屈家請來的馬家堡的高手,雙方大打出手,結果局面失控,引發了一場械鬥,後來還是官府出面,草草收場,但兩家的樑子,卻正式結下了。
趙行聽罷,感慨道:“這種毫無意義的爭鬥,只會滋生社會上的不穩定因素。”
彭遠力道:“趙大人,範捕頭,你們都是六扇門的人,難道眼睜睜看著他們這麼鬧下去?”
他已經知道了眼前兩人的身份,於是出口試探。
趙行道,“這種事,我們不想管,也管不了。也正因如此,朝廷才決定推行江湖新政,約定江湖中人的一些行為,不過,新政從上到下的實施,總需要些時間,出現這種事,也是無可奈何的事。要想真正杜絕,只有將新政徹底推行下去。”
範小刀道:“只是要推行下去,何其難啊!”
兩人並沒有管林、屈兩家之爭,畢竟當下第一要務,是要保護徐妙子周全,待她病情好轉,把她轉移回金陵城。
倒是黃玉郎一語點破其中玄機,“江湖之爭,道義之爭,說到底為得是一個‘理’字,但爭來爭去,雙方都覺得自己有理,於是到了最後,還是取決於一個‘力’字,誰的力量大,誰說話就更有理!”
“你們推行的江湖新政,老夫也有所耳聞。終究是屁股決定腦袋,腦袋一拍定下來的,且不說其是否可行,單是出發點就是錯的!”
趙行反問,“此話怎講?”
黃玉郎道:“江湖新政,治理江湖,就如我們醫者面對一個病入膏肓之人一般,望聞問切,替江湖把脈,然後對症下藥,或引導疏通,或用猛藥,或挖膿斷腕,每個人病情不一樣,每個門派的需求也不一樣,只用簡單的利益、權勢,來約束門派之間的行為,是行不通的,比如林家、屈家之間的恩怨,能用你們那一套解決嗎?”
兩人面面相覷,啞口無言。
江湖不只是名利,還有意氣,還有道義。
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這句話說得看似通透,但卻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他們兩人,這麼久的合作,早已深知彼此,根本不會為了利益或者其他而放棄原則。
既然如此,又如何能說服那些江湖門派,放棄那些原則、成見?
趙行道,“雖是如此,但終究要做些什麼吧,而且新政的推行,必然不會考慮的面面俱到,摸著石頭過河,見山開路,遇水搭橋。若是唯唯諾諾,止步不前,終究只會停留在紙面之上。”
黃玉郎聞言,喟然長嘆,“但願如此吧!”
這場關於江湖新政的爭論,便畫上了一個句號。
當天夜間,範小刀又找了個機會,想與黃玉郎聊一下自己母親的事,不過,鳳棲閣一案事發之時,他已經辭去太醫院職務,離開京城,遊歷四方,很多事情並沒有親身經歷,所知還是有限。
倒是與宋金剛有關的事說了不少。當年自己這個義父,在江湖上呼風喚雨,在京城也是名震天下,就算沒有江湖新政,在他治理之下,整個江湖也是井井有條,至於後來的魔教之亂,正邪之戰,非天之災,而是人之禍,然而說到其中細節之時,又是語焉不詳。
最後,黃玉郎思索再三,將一個事實告訴了範小刀:“今天,我仔細查探過你的經脈,你體內的寒毒,並非從孃胎裡帶出來的,而是有人給你下了毒。”
範小刀大驚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