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39章 卦攤(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壞人豈不得不到應有的懲罰?”
“是不是壞人,不由我們說了算。”
範小刀道:“我們捕快,不應該為百姓伸冤,讓壞人繩之以法,若如先生所說,這捕快當得也忒沒勁了。”
周進打量了他一番,陷入某種回憶之中,嘆道:“當初,我便是有你這種想法,結果到現在,依舊一事無成。”接下來的課,周進似乎有些心不在焉。
範小刀察覺他有些不對勁,這位周教習,似乎是有什麼難以回首的往事啊。
當晚,回到家,範小刀與趙行說起了此事。
趙行告訴他,這位周進當年是六扇門最厲害的兩名捕快之一,如今的總捕頭也是他帶出來的徒弟,據說是六扇門的備選總捕頭,可是二十年前,捲入了一樁案子,犯下大錯,差點被革職,後來在諸葛賢餘的力保之下,才留了下來,不過此生卻晉升無望了。
“拋開性格古怪,愛訓人這些毛病不說,單論勘案能力,六扇門之內,無人能出其右。可朝廷嚴禁他參與查案,這些年來,只能做些文吏和授課培訓的瑣事,也算是我們六扇門的一大損失。他肚子裡有不少乾貨,若有機會,不妨跟他多請教一些。”
十日的培訓很快結束,範小刀正式加入趙行的緝盜三組。緝盜司分為五個小組,東西南北中,趙行的緝盜三組負責城東一帶。
除了緝盜捉兇外,六扇門捕快也承擔京城的治安、火禁等事,甚至轄區內的百姓爭執,幫派爭鬥,都在他們的管轄範圍之內,總而言之,緝盜司有案查案,無案巡街,日子並不清閒。
城東有九街十三坊,趙行帶著他去熟悉九條街的情況,又拜訪了一些幫派、碼頭。幾日下來,範小刀驚奇於趙行結交人之廣,三教九流,上至鄉紳貴族,下至販夫走卒。就連地皮無賴,小偷扒手,看到趙行也都紛紛上前打招呼。
至於那些幫派,就更不必說了。
緝盜司來了新捕快,前來拜碼頭,認門子,以後城東這一帶,許多事都有他們說了算,臨行之前,免不得封個利是,範小刀沒想到,出門一趟竟有銀子賺,本想收下,卻被趙行阻止。
出來後問為何,趙行道:“幹咱們這一行,有些錢能收,有些錢不能收。而他們的錢,不能收。”
“為何?”
趙行解釋,“這些門派,大多有些不正當的生意,若是收了錢,以後難免就蛇鼠一窩,沆瀣一氣,以後他們若犯了事兒,難免就會用你收過錢來做要挾,到時便是黃泥掉進褲襠裡,說不清了。”
“我們可以只收錢,不辦事。”
趙行曬然道:“怕是第二天,你的屍體就在臭水溝出現了。”
範小刀有些不明白,“那那些小偷扒手,還有黑道中人,都如此明目張膽的做事,既然都在我們眼皮子低下,為何不趁機將他們一網打盡?”
趙行道:“京城之中魚龍混雜,各行各業,都有存在的道理。比如城東的李三,他是本地最大的賊贓分銷人,今日抓了他,明天就會有劉三、張三來取代他,與其讓他們無休止的爭奪,倒不如將他們牢牢控制在手中,只要不做出格之事,大家都好交差。而且,轄區內若出了大案、要案,他們往往是訊息最靈通的,這一點,便可以為我們所用。”
閒聊之間,兩人來到一處卦攤之前。
攤位之上,掛著一塊布,上面寫著“鐵口金斷”四個字,桌上鋪著一個六十四卦圖,又立一塊木牌,寫著業務範圍:算卦、測字、看相、摸骨,代寫書信,代寫訟狀等。
攤主是一個道士,看上去鶴髮童顏,仙風道骨,頗有仙人之姿,此刻,他正襟危坐,雙目微閉,正在等客人上門。
趙行皺眉,“怎得之前沒見過此人?”
正要上前盤問,一箇中年女子走上前去,“老先生,您這裡能代寫狀書?”
那道士睜開小眼,抬頭看了婦人一眼,淡淡道:“正是。”
“不知如何收費?”
“我的訟書,有三百文的,也有八百文的,看你選哪個了。”
婦人道:“我選八百文的,我要告一個人。”
“先交錢。”
婦人取了一串銅錢,放入他身前的托盤之上,道士不經意的將錢收入懷中,取出筆墨,慢慢研磨起來。
婦人道:“先不著急,三百文和八百文的訟書,有什麼區別?”
道士一副輕描淡寫的神態,道:“也沒什麼區別,就是有人喜歡交三百文,也有人喜歡交八百文。你要狀告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