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清晨,兩人剛到六扇門,就被喊到了諸葛賢餘的公署。

房間內,除了諸葛賢餘、楊得水外,還有提牢司、稽查司等各司的郎中,也都正襟危坐,注視著二人。

連坐第二把交椅的副總捕頭宋新生也在,這位宋大人年事已高,平日裡不問門內事務,常年處於養病狀態,範小刀也是頭一次看到他,剛來六扇門時,他認識的那個門房宋飛,正是他的親侄。

趙行道:“總捕頭,您不是去保定參加豬崽宴了嗎,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楊得水呵斥道,“還不是你們乾的好事!害得總捕頭連口熱乎飯都沒吃上,就連夜趕回來了。”

趙行擔心的事終於發生。

原來,趙行昨夜離開之後,不到半個時辰,六扇門趙行大鬧百花樓之事,在京城內傳得沸沸揚揚,什麼獅子大開口,索賄千兩白銀等等,在坊間流傳,弄得六扇門很是被動。

今天一早,刑部就收到了太平公主的手諭,詢問昨夜之事,甚至質問“六扇門究竟是朝廷的六扇門,還是某些人洩私慾的工具”,並且對這件事表示密切關注,要求嚴懲作惡的兇手云云。

諸葛賢餘道:“趙行、範小刀,你們二人講昨夜之事情,一五一十跟各位大人道來,我們商議後再做定奪。”

兩人將昨夜之事說給眾人。

聽完兩人彙報之後,宋副總捕頭道,“這兩人也是依照章程辦案,其中並無逾越之處,至於索賄之事,多是誣告之舉,我看就這麼回覆太平公主吧。”

楊得水道:“宋大人,您這是糊塗啊。”

宋新生雖坐六扇門第二把交椅,可年事已高,楊得水不會將他放在眼中,說話自然也不客氣,道:“趙、範二人昨夜鬧得可是百花樓,是太平公主的產業,既然沒有搜到證據,這擺明了是要咱們給個交代啊。”又道,“趙行,你說怎麼辦?”

宋新生道:“我與諸葛大人不在,那搜查單還不是你籤的?若是真要問責,怕是你也脫不了干係。”

楊得水道,“昨日我就勸趙捕頭三思而行,可他卻不肯聽。他在我房內立下軍令狀,是否拿出來讓各位大人傳閱一番?”

“不必了!”趙行道,“一人做事一人當,這個案子是我擅作主張,與他人無關。”

楊得水不依不饒,“一句與他人無關,就能解決問題?你率人查封百花樓,一舉一動,代表地是我們六扇門,是朝廷的法度,這件事不是你說抗就能抗下的。”

眾人陷入爭議之中。

有人主張既然搜查程式合法,那就據理力爭,也有人認為,六扇門衙門太小,得罪了太平公主不是什麼好事。最終,諸葛賢餘發話,“取消趙行紅衣捕頭之職,暫停其職務,等待接受調查。至於範小刀,只是個雜役,罰俸仨月。”

趙行見大局已定,交出捕快令牌,摘下了方帽。

“散會!”

諸葛賢餘一聲令下,眾人紛紛離開,唯獨將趙行、範小刀留了下來。

趙行道:“總捕頭,是我們辦事魯莽。”

諸葛賢餘道:“不,你們的懷疑不無道理。除了手諭,太平公主還託人捎了一句話。”

“什麼話?”

“要求儘快將卷宗交給大理寺,給疑犯藍知禮定成死罪,儘快瞭解此案。本來一個歌姬的死,又不是多大的事,卻驚動了公主、大理寺,託關係送條`子,所以,這個案子,定有蹊蹺。”諸葛賢餘道,“明日,這個案子將由順天府、刑部、大理寺會審,只有一天時間了。”

“大人儘管吩咐。”

諸葛賢餘道:“繼續查。身為六扇門捕快,若不能查個水落石出,我們白白食了朝廷的俸祿。”

(這兩天出趟遠門,先一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