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

祭奠亡魂。

陳昜起了大早,給母親打下手,簡單地做了一場祭祀。

“……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母親是虔誠的人,逢年過節都有敬神的習慣,上香燒紙的時候總會碎碎念一些禱文,祈求子女健康平安,學業順利,事業有成……陳昜想一下,從小聽到大,卻好像從沒聽過她念及自身。

也期望母親安康。

到後面,母親總是讓他也上幾柱香。他就畢恭畢敬,拜三下,心裡默唸三下,權當讓她安心。

你要說信吧?

陳昜不知道,但他從小聽母親教誨,有個觀念就深入了骨髓——你可以不信,但是別亂說、亂作。

而且,撇開虛的,至少陳昜還是挺相信‘因果’這種東西的。與神學無關,純粹就是‘原因……結果……’的關係。比如你抽菸,你未必會得肺病,但反應在大資料上,你患上肺病的機率卻實實在在地提高了;你如果樂於助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是未必會得到幫助,但反應在大資料上,你受到救助的機率確實會大大高於冷漠的人……之類的。對於他而言,‘因果’更像機率學。

“我出去了。”

“注意安全啊,到了那邊打給電話。”

“知道了。”

陳昜揹著包,踏出家門。

暑假也有一個月了,本來以為可以休整一下,誰知道比在校的時候還要忙,幾乎沒時間偷懶。

今天事情就更多了。

為了給接下來的一禮拜做準備,家政,福利院,諮詢臺,每樣都得抽一點時間,讓他有點疲於奔命。

煩死。

繁華城市什麼都好,就是太堵。

正值上班高峰期,地鐵人多的像是填塞進來的一樣,馬路上一個紅綠燈能把車流從街頭安排到街尾,這條街的街頭,那條街的街尾。

陳昜算好了時間,本打算送李輝一程,誰知剛下了站,以為能趕上,卻才知他早已經身在一百多公里之外。

沒有傷離別,只在群裡發了一個定位一條資訊,

“此人已走,萬事俱休;肝腸寸斷,兩行淚流。經去黃泉,多少春秋?逢過年節,捎幾個妞。”

“你欠我的兩千塊呢?”王樹。

系統:輝、帥退出了群聊。

陳昜啼笑皆非。還好,有心情耍寶,至少證明了沒有想象中的糟糕……不過也對,又不是生離死別,只是提前一點奔赴前程而已。再過一年兩年,你我也好,她他也罷,總會各奔東西的。

也好。

放鬆心情,他散步前往小區。

剛八點出頭,上班高峰期一過,人便又少了,顯得有點清靜。這個時間點,不上班的估計才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