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盜聖迷蹤(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子信來到花廳時,達蘭臺先生正與夫人葉氏商量著什麼,便上前向他們問了安。葉夫人見他到來,忙笑道:“子信,這段時間真是難得見你來這兒。我和葉添說了好多次,要你沒事就隨時到這裡來坐坐,我們可都惦記著你呢。怎麼樣,最近過得可好?”
“有勞伯母掛念,子信一切安好。”子信畢恭畢敬地回答說。
當初從馬場離開後,子信曾在葉添家裡住過一段時間,葉夫人對他非常好。後來在長寧街住下後,他也沒少回府上探望。只是最近因紅衣會事務繁多,確實有好一陣子沒來過了。
達蘭臺先生問道:“聽僕役說你是來找我的,所為何事啊?”
子信端直身板站在一旁,應道:“是這樣的,伯父。我在雲州這麼些年,時常聽人說起,城西忠義伯府上有一盛景名曰月湧泉,卻始終不得親見。這次恰逢伯府大宴賓客,所以特來拜見伯父,不知可否帶小侄同去?”
達蘭臺先生詫異地看了他一眼,正色道:“你怎知我要去忠義伯府?”
子信笑道:“聽說忠義伯這次是特地邀請城中富有聲望的鮮卑族人前往,自然是少不了伯父的了。”
達蘭臺先生覺得有些欠妥,一時陷入了猶豫。只聽葉夫人從旁說道:“子信好不容易來這一次,你就帶上他去,也沒什麼關係的嘛。”
達蘭臺先生道:“你要去也行,不過得換一身行裝,打扮成我的家僕。這樣才不致惹人猜疑,明白嗎?”
“明白,謝謝伯父。”子信喜笑顏開地回道。
葉夫人望了望子信,笑著說道:“你去後堂找下老鍾,讓他給你準備一套僕役的衣裳。記著,一定要挑件最好的,可不能委屈了自己。”
子信忙點頭應道:“誒,我這就去。”說完,便一個轉身邁向了後堂。
……
出了前門,子信手頭拎著兩份彩禮,扮作僕人的模樣跟著達蘭臺先生往城西走去。雲州城裡的鮮卑族人並不在少數,但大都生活在永安大街以西的區域,像達蘭臺先生這種在興隆街安家的可謂少之又少。如果不是入贅葉家,單憑鮮卑後裔這個身份,便會使其在城中的活動受到很大限制。
忠義伯府正門朝北,地處雲州城西南一隅。府邸雖然佔地不大,卻極具地利之好。城裡僅有的一口噴泉——月湧泉便位於其府內,南邊後山之上還有一座古老的石窟,相傳是前代高僧曇曜修行之處。當年雲州城破之時,城主慕容詳選中此地修建府邸,算得上是獨具慧眼了。
當今的忠義伯慕容朗,乃慕容詳六世孫,現已年過花甲,是雲州城有名的大善人。平素好結交有志之士,團結鄉鄰、扶危濟困,在雲州名望頗高,連州刺史也對其禮敬有加。這番大擺宴席,自然是門庭若市,來往賓客絡繹不絕。
達蘭臺先生帶著子信來到府上,面對不少熟悉的友人,自然是少不了一番寒暄之詞。藉著將彩禮放去正堂的機會,子信小心謹慎地繞過南邊的迴廊,來到了後院之中。他有意避開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想在府內各處好好探查一番。由於穿著一身下人的服飾,來到後院時也沒有太引人注目。
後院的人流相較前邊少了許多,但仍有一些賓客在此散步遊玩。院內栽種著眾多桃樹與李樹,卻都已接近凋零,只剩下枯白的枝幹與零零散散的幾片殘葉。另外還有不少菊花、錦葵和一些產自異域的奇特花種,一眼望去奼紫嫣紅、美不勝收。
子信剛一進院,便頓然瞧見了花園中間的那口月湧泉。時下雖不見多少泉水湧出,卻依舊吸引了不少遊人在一旁駐足觀賞。他無心觀覽園內的景緻,雖然裝得像是一個無所事事的僕役,目光卻一直在掃射著兩旁的牆廊,或是時而停下腳步打量著周圍的每一個人。
忠義伯是朝廷賜封的三等勳爵,能被他邀到府上做客的來賓,自然也都是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子信隔著一叢紅葉的縫隙,端詳著花園四周的人群,見他們無一不是錦衣華服,盡顯富態。在雲州常年生活的鮮卑族人,儀表衣著等行為習慣大都已被漢人同化,就連彼此間的言語也多以漢話為主。如果不對某些細微的體徵加以區別,是很難分清鮮卑人與漢人的。
過了大約一柱香的時間,不知不覺已來到花園的走廊盡頭,他輕聲嘆了口氣,果然一無所獲。好在這府上還有好些地方還未探查,便沒有多做停留,又從西邊的垂花門走去了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