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信點了點頭,苦著臉說道:“是……子信本不該欺瞞卓叔您,只是那位大叔曾告誡我絕不能說出他的身份,所以才……”言語至此,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了一張無比熟悉而親切的面容,便又哽咽了起來。

卓原勸慰道:“我理解你的苦衷,當初實在委屈你了。好在如今你已長大成人,也該為自己的將來籌劃一番了。”

“將來?”子信聞言一怔,“子信不太明白卓叔的意思。”

卓原忽然停下腳步,對著遠方的雲州城凝望了半晌,方才意味深長地問道:“好男兒應當志在四方,豈能侷限在這小小的雲州呢?你如今離開紅衣會,有什麼打算嗎?”

“子信愚鈍,只想著得過且過、苟安一時,還未曾籌劃過將來的事情。”子信苦笑著說。

卓原悠悠地道:“要變天了,連麻雀也知道未雨綢繆,何況於人呢?你回去好好想想吧,過幾天再把你的想法告訴我。”說著便向前走了開去。

子信輕輕應了一聲,又突然眼前一亮,忙叫道:“卓叔留步!子信還有一件事想向您請教。”

卓原回過身來,只見子信一邊拿出一張宣紙遞到他的手上,一邊說道:“我知道您這幾日非常繁忙,因為這點小事勞煩您,確實有些過意不去。但還是請您看下,這上面的圖案您可認得?”

卓原小心翼翼地將紙張拆開,見那上面繪著一幅太極圖,右上角的梅花卦眼十分醒目。他心中頓時一驚,忙問道:“這個圖案你是從何得來?”

子信見狀,知他必然有所瞭解,於是一五一十地說道:“是在城外上陽坡的一座古廟內。當時廟裡發生了一起兇案,在其中一處牆壁上發現了這個圖,但不知道代表著什麼。”

卓原又讓他把事情的前因後果都講述了一遍,隨後才鄭重其事地說道:“這是曾經在關西一帶盛行的天一道的教圖。不過在一百年前,此教派已被朝廷下令取締,如今都快淡出世人的眼線了。”

“天一道?”子信深感詫異,他先前並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個教派。

卓原道:“相傳後漢末年,天下群雄割據、戰亂頻仍。道士張修在漢中創立天一道,倡導天人合一、順應自然之法,受到世人的擁捧。後來天一道的勢力擴大到巴蜀和關外,卻逐漸偏離原來的教旨,淪為了一個畫符占星的邪門歪道。在朝廷平定蜀南後,便嚴令民間禁止傳播此道。”

“可一百多年過去了,這個圖案竟然出在了雲州,難道說也是和曾經的天一道有關?”子信越想越覺得離奇。

“天一道……”卓原口中不停地念叨著,像是在苦想著一些往事,忽然雙目一張,兀自驚道,“莫非是他?”

子信當即問道:“卓叔,您想到了誰?”

“不……不可說,不可說。”卓原略一擺手,隨即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告誡道,“子信,我能告訴你的也就這些了。如果你還要繼續追查下去,記住一定要小心為上。”

子信見他眉宇間似乎有些不安的神色,必是想起了什麼重要的人物。但他既有顧慮,自己也不便追問,於是點頭道:“是,我會注意的。”

當下天色漸晚,卓原又與子信交代了幾句,便急著讓他下山去。子信也自知不便久留,加之還有要事在身,便匆匆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