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騎兵戰術,並未得到大規模的開發。

而整個漢末,騎兵最為精銳的擁有者便是曹老闆,他常以騎兵壓迫敵軍步兵的作戰方式,創新了不少戰術。

第一次步騎協同作戰,便是潼關之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再以虎豹騎夾擊,大破關西聯軍。

然後便是騎兵陣法,同樣是渭水之戰,打關西聯軍,

曹老闆列鐵騎五千為十重陣,精光耀日,敵軍震恐。

再往前便是長途奔襲,充分利用騎兵機動性,長坂坡之戰,便是如此。

但是趙雲得到了關平的秘密交代,那就是在關平帶著戰馬離開涼州之前。

他所製造出來的物件,如今的戰馬有馬鞍,但是沒有馬鐙子和馬蹄鐵。

當趙雲看見戰馬身上裝備兩個東西的時候,眼睛都亮了,試騎了許久,才決定把這倆東西銷燬。

己方的騎兵訓練剛剛開始,絕不能被曹軍細作發現。

騎兵是三兄弟社團的輔助兵種,後期屬於可有可無的。

劉備依附公孫瓚的時候,軍中有幽州烏丸雜胡騎。

他領徐州牧後,麾下騎兵擴充,超過萬人。

但是同呂布、袁術作戰,所剩無幾。

待到長坂坡時,僅剩下張飛所率領的十八名騎兵,劉備則是夥同糜芳等人逃竄,身邊只有幾十騎。

兩者相加,騎兵不過百。

即使佔據荊州後,可荊州也不是產馬之地,還是靠著關平的夜裡猛精鹽,換取的矮馬,得以訓練一些士卒。

如今雍涼二州是產馬之地,三兄弟社團有助於把輔助騎兵,變成正規軍的規模。

趙雲認為,待到騎兵訓練完成後,再大規模加上這兩個利器,絕對是如虎添翼。

曹操最重要的兵種便是騎兵,其數量、質量都遠遠超過了其餘兩家。

如今孫劉兩家的騎兵還很弱小,就江東幾乎沒有什麼成規模的騎兵。

但曹操連重騎兵都有了,否則渭水之戰的時候,排成騎兵陣列,對手關西騎兵也不會心生震撼。

尤其是曹老闆統一河北和平定烏桓後,騎兵得到大規模發展。

河北、遼東俱是產馬區,曹老闆從這裡獲得大批戰馬,且在作戰過程當中,吸收了北方群雄的數萬騎兵。

不僅如此,連烏桓的騎兵,也全都加入了曹老闆的騎兵隊伍。

三郡烏桓本就是天下名騎,再加上虎豹騎這樣的天下驍銳。

不僅騎兵士卒精銳,戰馬也非常優良。

北方異族人紛紛貢獻出名馬(上貢,獻馬),如燕、代獻名馬。

閻柔以及鮮卑人獻幽州名馬。

曹軍的騎兵優勢非常明顯。

趙雲覺得有了這兩個助力,完全可以抵消許多曹軍士卒精銳的風險。

反觀己方,主要兵種就是步兵。

來源最早便是劉備初期招募之人,這些士卒雖是軍中老卒,但轉戰二十來年,也是年老之人。

然後便是徐州牧陶謙的贈與,以及他死後轉到劉備麾下的徐州兵。

這些士卒有一部分是丹陽人,組成了劉備的白毦精兵。

接著便是荊州不願意投降曹操的荊州軍,劉琦手下轉屬的荊州軍。(病了,無法領兵)

最後就是收編的益州兵,漢中士卒,以及長安降卒等等。

其中諸葛亮為了針對曹操的騎兵,十分注重弩兵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