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為了避免孫劉兩家進一步做大,在洛陽和淮南佈置重兵。

在相對較遠的方向,一東一西實行壓迫戰術。

劉備開始徵兵之後,另外兩家也開始了大規模的徵兵事宜,準備備戰事宜。

赤壁之戰後,曹老闆靠著屯田經濟,使得北方經濟避免了崩潰,但自耕農的經濟沒有太大的起色。

如今手底下也是三方之中兵力最多,後備力量最為雄厚的一方。

孫權雖然想要擴充士卒的數量,但受制於江東世家的人口控制,只能瘋狂的圍捕山越,把他們納入麾下。

關平整合新兵訓練之後,便不在管,移交給各級將領,自己去單獨訓練。

況且荊楚講武堂的學生也畢業了三波,足可以成為學院派的代表,大規模的以身作則,輔助訓練士卒。

關平深深的知道,其實打仗就是打後勤。

所以轉變軍戶之後,又開始了積極扶持自耕農種田,官府帶頭興修水利,灌溉工程,並且繼續屯田。

尤其是關平依舊延續了賜予郡內耕種能手等牌匾榮譽行為,鼓勵百姓分享成功經驗,可以得到實在的好處。

至於關中地區,百姓大多沒有車,也沒有牛,為了更好的運輸甲衣武器。

吳懿命百姓以閒月取車材,無牛者更是命令畜豬狗,賣與官府用來買牛。

況且有了華佗的閹豬之法,便宜的豬肉開始在百姓和士卒當中大受歡迎。

如此一來,百姓既得到了錢財,軍隊得到大量肉食,以達到養卒的目的。

不到一兩年的時間,家家有丁車,大牛,關中開始恢復豐沃的狀態。

涼州敦煌等地,太守推廣鏤犁,灌溉和下種的技術,耕種省力過半,增收穀物五成,西方開始豐裕。

涼州牧馬超為了解決雨水少,缺穀物,特意向漢中王劉備,請一個軍師來輔助。

然後龐統就去了,他考察了一番後,決定在武威、酒泉一帶修建鹽池。

用本地粗鹽交換胡人的穀物,尤其是同周邊西域等小邦國加強了貿易,降低了關稅。

龐統還下令廣開水田,招募貧民租種,做到家家豐收富足,涼州的糧庫竟然破天荒的滿了。

支出本州軍費外,還有結餘,當真是讓馬超覺得,有了軍師輔佐,當真不錯。

此事讓他覺得成就感極高!

再加上諸葛亮全域性總覽,治下幾乎能做到“吏不煩民,民不求吏”的局面。

在交州曬的黝黑的馬鈞被關平給叫回來了,同時帶回來了陸遜的信件。

在交州徵召水軍一切順利,所造船隻,日後也可依照圖紙進行建造。

而且還派出小規模化裝的商船,進行了沿海的遠航,以求能夠順利迂迴到建業,從此能夠拔了孫權的老巢。

“交州果然不是人待的地方。”

關平看著馬鈞露出一口白牙,面如非酋。

“少,少將軍,此次喚我回來,可是,是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