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4章 曹操稱公(為盟主比魯加更1/5一萬二求月票)(第1/4頁)
章節報錯
得到益州後,劉備便趕緊加強自己的統治,爭取把所有反叛消滅於萌芽當中。
想當初他困居新野,請名士諸葛亮出山之前,雙方就公司創業前景做了一番溝通和規劃。
那便是隆中對!
如今佔據了荊益二州,也守住了險要的地方。
接下來便是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對外聯合孫權,對內革新政治,等待時機,從秦川出發,攻擊長安洛陽。
可是漢中還在張魯手中,無漢中如何守川?
劉備甚至領兵出益州,都有些費勁,後路還容易被斷。
再加上諸葛瑾的到來,更是讓劉備有些生氣。
孫權竟然沒有放棄打荊州的主意,怨不得孫尚香會想要拐走兒子阿斗。
諸葛亮倒是迴避了一二,龐統直接言明荊州乃是大公子劉琦的,與江東有什麼關係?
那之前的相互征戰,以及周瑜打下南郡,還是關平主動退讓出來的呢。
最後雙方也按照事先約定好的,一個劃分疆域,一個先挑,解決了南郡土地歸屬的歸屬問題。
至於後來劉皇叔又佔據了江夏郡等地,完全是用蘄春郡換過來的,孫劉兩家互相交割完了,沒有任何異議。
別眼看著我家主公拿下益州後,江東又想著來分一杯羹。
那當初江東拿下交州後,我家主公怎麼就沒有分一杯羹?
雙方在荊州土地上的劃分,是完全透明,有盟約可依的。
至於荊南四郡可不是在江東的默許才,自家主公才能得到,那也是實打實的打下來的。
當初周瑜不想讓自家主公碰南郡,故而指使劉玄德前去攻略荊南四郡。
大家分兵合作,一同粉碎了曹軍的攻勢。
雙方在赤壁時期,屬於盟友合作關係,而不是互相統屬關係。
這一點,身為周瑜曾經的功曹龐統,知道是一清二楚。
龐統一番話說的諸葛瑾啞口無言,只能自行歸去,回到江東與孫權覆命。
益州正在快速積累民力,而曹操也在積極準備稱公。
建安十三年(213),荀攸、董昭等人公開表示丞相曹操功勳卓著,爵位僅為武平縣侯,有失天下所望。
理應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勳!
此事在去歲就已經開始謀劃,但是因為荀彧的公然反對,被迫中止。
直到荀彧身死之後,第二年便又一次提出來了。
曹老闆以庇護皇帝的名義,陸續消滅了北方的諸多軍閥割據,統一了中原,遷為丞相,冀州牧。
雖名為漢臣,可實際上控制了朝廷與軍隊,天子劉協已經淪落為一個傀儡皇帝。
朝中一切政事鉅細,封賞征伐皆出自曹操獨斷。
如今在這些人的謀劃奏議下,天子無奈,只能被迫遣御使大夫郗慮持節命曹操為公爵。
封國建號為“魏”!
賜予曹老闆象徵權威的九錫之物,以冀州的河東、河內、魏郡等十郡作為魏公的封國疆土,於魏郡的鄴城建都。
魏公國開始建立,曹氏祖先進入宗廟。
此事天子劉協無可奈何,反倒是伏皇后心生不滿,開始給她父親寫信。
但是因為曹老闆對於世家大族的官僚集團,所採取的是抑制豪強的政策。
這些豪強子弟也不滿曹老闆是宦官家庭出身的,寧願留在漢王朝,也不願意支援這位。
故而擁漢的這種情緒,在曹老闆挾天子的情況下,極為容易滋長起來。
而且反抗也一直未曾停止過。
直到曹丕代漢後,大族獲得政治、經濟上的特權後,原來這些擁漢派,對待代漢持猶豫、觀望甚至反對態度的。